第(3/3)页 图片是一个青铜盘,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内底铸有铭文24行。 这是‘伊祁盘’。 纸上贴出的‘伊祁盘’图片有三张,分别是对‘伊祁盘’的正面、底部、内壁三个角度拍摄。 在大青山夏城遗址中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中,其中‘伊祁盘’上的铭文,颂扬了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九代夏后的功绩。 最有代表性,最能论证‘夏代是否存在的,夏代是否已经跨入文明的门槛’这个问题。 刘震和在看到第三张图片‘伊祁盘’内壁上铭文的一瞬间,整个人如电击一样,目瞪口呆,脸上的表情非常震惊。 紧接着,刘震和的脸像抽搐了一样,陷入到惊喜当中。 “这是夏篆。” ‘夏篆’是夏朝官方的文字。 对于‘夏篆’,在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中有记载。 虽然‘夏篆’在文献中有过记载,但,从目前的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 此时能够在这篇学术论文中看到历史文献记载过,但没有传世的‘夏篆’,自己真是非常幸运。 刘震和痴迷地看着‘伊祁盘’内壁的“夏篆”文字。 字体非常规范、工整,笔道圆润,对称,堪称‘赏心悦目’,简直是一种享受。 刘震和研究历史,也精通古文字。 结合甲骨文、金文、象形字,刘震和释读了‘伊祁盘’内壁上铭文的一部分内部。 此时,刘震和的内心心情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兴奋来形容了。 刘震和整个人陷入到狂喜当中。 伊祁盘内壁刻有的铭文给了他极大震撼。 ‘夏代是否存在,夏代是否已经跨入了文明’这个国际国内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争议性的问题,一个‘伊祁盘’足以了。 夏史尽在‘伊祁盘’中。(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