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有变-《血海孤狼》
第(2/3)页
坦克、火炮、卡车这些只能外购,补给方面除了汽油、润滑油以及配件要进口外,坦克炮弹和120mm迫击炮弹国内也能生产——巩县兵工厂已经搬迁,一旦重新开工,120mm迫击炮弹就能按法制勃兰特1935型120mm迫击炮的要求生产。筹备事宜布置到最后,唯自行车没有购买,不想耽误时间的杜聿明请示常凯申后便直接找来了同业公会的徐文渊,希望能尽快购进一批自行车,以使装甲兵团在明年下半年形成战斗力。
“杜长官,两万辆数目甚大,上海战乱生产不易,这只能进口洋货了。”徐文渊沉吟之后道,“进口的话,时间最少要四个月……”
“四个月太长!”杜聿明断然摇头,四个月之后其他装备都已到齐,他不可能单独等自行车。“两个月能办妥吗?这是军用物资。”
“这……两个月只能交一部分货。”得利车行手上现在就有在代理洋货,一万辆以下还好说,两万辆数字太大,即便生产厂也未必有这么多现货,徐文渊只能靠数家厂家凑货。
“行!但车一定要结实,这是军用,走的都是没有路的野地;还要轻便,这样骑不了车的地方好架着走;还有修起来要方便,最好是同一个牌子,零件什么都通用……”
杜聿明这几天找了一大堆自行车研究,国货、日货他都觉得不行,唯有西洋货好一些,可哪个牌子的货实惠、哪个牌子交货快他却不知道了。
林林总总,杜聿明的要求还没说完,徐文渊就改了口,“杜长官,真只要一家的货么?洋车大多也就攒的,里面的齿轮链条多数是用同一家的货,要修配方便,部件相同即可……”
徐文渊对自行车的了解自然要比杜聿明深,他见眼下的形势要是不能马上说服面前这个国.军长官,这单生意说不定不赚钱还要赔钱赔命,是以他一时间口若悬河,把和自行车有关的内幕都交了个底。他这边说的杜聿明是频频点头,可正事还开始商议,杜聿明的副官侯腾就一句报告闯了进来,他见有客人在没有当众开口,只走到杜聿明跟前才低语道:“光亭兄,校长要来……”
“什么?!”杜聿明大惊,昨日指挥部已经下令撤退,怎么今天校长又来,难道命令有变。
命令确实有变——急急忙忙整理完军容,待杜聿明赶到南翔指挥部附近的小学时,常凯申已经来了。与他同来的还有第三战区副司令顾祝同、第一预备军司令长官李宗仁、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等人。教室里除了南京来的长官,还有第15集团军司令陈诚、第9集团军司令朱绍良、第8集团军司令张发奎、第19集团军司令薛岳、第10集团军司令刘建绪、第21集团军司令廖磊、第20军司令杨森,甚至,孙元良、王敬久、宋希濂、夏楚中、黄维这些一线师的师长也在。
狭小的教室里灯火通明、将星闪耀,只是火线上下来的长官都征尘缕缕,满身硝烟,杜聿明算是得到消息早的,除了胡子没挂,其他都还齐整,其他一些路程远的师长,很多脸都没洗,脸上一片红黑赤黄,狼狈不堪。常凯申是最在意军容的,不过这一次他也没有勉强诸人,只对着诸将微笑不已。
夜间十一点半,估摸着所有师长都赶到,青天白日旗下,会议正式开始。最先是左路兵团总司令陈诚向常凯申汇报战情,这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前几****在请求常凯申同意后撤时就说过这些东西。上海会战的关键在大场,大场既失,上海已经失去防守的必要,这也是88师撤出苏州河北岸(唯留谢晋元等四百余人驻守四行仓库)的原因。
花了十多分钟,陈诚汇报完毕,正当中央兵团的朱绍良起身要汇报时,常凯申笑着挥手让他坐下,而后开始训话:“战事开始时,倭国军部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现在,仅仅上海战区就打了近三个月,直到现在,也不能说上海已经被他们占领。我们还有几十万大军在,还有诸位将军、国之栋梁在,这就不能说上海已经失陷了。诸位将军率领部队,不惜以壮烈牺牲,给倭寇以绝大打击,挫败倭寇速战速决之企图、刹住倭寇之凶焰,此种为国家拼死抵抗之精神,已全部显现出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