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霸权-《血海孤狼》


    第(2/3)页

    “整个世界……”张彭春看着他,不明所以。在他看来,对外关系委员会只是一个协会而已。

    “全世界这二十多年生的一切,以及以后将生的一切,都是源于大英帝国的衰落。”李孔荣长叹之后冷静的解释道:“在第一次大战之后,英国就意识到了手中的霸权将不可避免的失去,既然要失去,那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就是最要紧的问题。从英国对外关系协会成立,再到美国对外关系协会成立,美国的外交委员会原本只是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分支机构,不过后面,也就是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之后,这个委员会慢慢独立。

    海权即霸权!既然英国同意美国在海军吨位上与自己平起平坐,就等于变相同意了美国将成为自己的准接班人。而这期间,战败的德国强制崛起,还有日本,他要建立一个由日本领导的亚洲人的亚洲,再就是苏联,他们要打造一个**世界。这四方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血腥争斗,以图按照自己的意图建造新的世界秩序……”

    张彭春是研究话剧的,对于世界霸权这种宏伟命题实在是不了解,见李孔荣三言两语就拉出五个角色,他打断道,“那我们呢?我们是什么?日本人会成功吗?”

    “我们?”李孔荣苦笑,“我们仅仅是日本人夺取霸权过程中要征服的一个仆从,征服了我们他们才有可能对抗英美以及苏联,但他的赢面是三个挑战者当中最小的。除非我们马上投降,然后再给她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开中国,并且在科技上与欧美诸国平起平坐,要不然他们永远没有机会。

    美国的政治环境和国内不同,国内是官场决定国家的一切,美国是民间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教会、政治世家,以及越来越重要的民意决定一切。这个对外关系委员会就是世界霸权管理结构,它和华尔街关系极为密切,这就是它为何设在纽约而不是在华盛顿的原因,总而言之,这个委员会所做出的决议将影响整个世界的走向。”

    “那他们……他们为何就不能帮助我们呢?”张彭春越来越信服李孔荣所言,然后他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因为……”李孔荣苦笑摇头,他道:“因为和日本人一样,我们也是美国接手世界霸权的潜在对手!你看看,我们有四万万人口,还在南洋占有一席之地,你不要看那全是英美法荷的殖民地,要看到华侨在南洋各国几乎占有一半的人口,一个从黑龙江到南洋的巨大国家,如果这个国家被一个政权强而有力的统一,最后再征服日本,或者仅仅是与日本联合,都将是英美最为恐惧的对手。

    袁世凯称帝的时候,日本为何要支持蔡锷等人反袁世凯?就是因为袁世凯称帝的举动将导致整个中国实质性的统一。我们先不说袁世凯做的对不对、能不能达到实际统一的效果,但只要他这样做了,那日本人就要破坏,英美俄法各国就要暗中阻挠。

    为什么?中国只能是一块肥肉,然后大家利益均沾。华盛顿九国公约的实质是什么?不就是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吗。什么叫门户开放?就是整个国家处于一种实质上不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叫做门户开放。如果国府的命令能下达任何一个县,那就等于门户关闭。因为有效的中央机构将必定会因为民意——如果这个机构真能代表、真愿代表民意的话——而执行一些有助于本地资本的措施,比如关税、比如各种对内有益、对外有害的法律。

    委员长的剿匪从实质上基本统一了西南,本来西北也要通过类似的办法统一,但西安事变加了这一过程。内战结束了,华南、西南、西北,加上原由的华东、华中,这不又是当年袁世凯没下完的那盘棋吗?袁世凯称的是帝,委员长行的是党,辞令不同,本质和效果却是一样的,都是要将全中国纳入一个统一的政府管理,以致上令下行,除了当权者能得益,民众也能得益。

    二十年前日本人支持蔡锷、梁启反袁不是因为日本赞成共和,他们可是帝制国家,他们是要使中国处于一种实质分裂的状态,这便于他们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霸权。现在蔡锷、梁启死了,没人做傀儡他们就只有自己亲自动手。

    二十年前日本人支持蔡锷和梁启的时候,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先是赞成袁世凯称帝,而后则反复;而美国人,不正是美国那个古德诺教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建议袁世凯称帝的吗,可事到临头,美国人也大加反对;俄国人当时因为自己是帝国,意识形态上赞成袁世凯称帝,可大战中俄国因为武器生产不足,枪炮弹药要日本人供应,最后也只能反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