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正事2-《血海孤狼》
第(3/3)页
李孔荣解释完林献炘还是不懂,他只好稍微说的详细一些,“欧洲马上要打战了,既然打仗,德国海军就会再次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英国会越来越缺船。我们要做好准备在低潮起买进造船厂,然后等欧洲开战后上市行股票,拿到股市的钱造商船也好,造航母也好。造船所除了要设计航母,还要设计一款使用蒸汽机的万吨轮船,这种轮船要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于制造,最好能一个月就下水一艘。”
“一个月就下水一艘?”马德骥目瞪口呆,林献炘和陈文麟也难以相信。
“能做到的,使用焊接代替铆接就能做到,再就是简化造船管材,到时候造出了经验不要一个月也能造一艘。”李孔荣道。“上市是一笔钱,我们拿到英国人的订单又是另外一笔钱,总之,我们要打造一个大型造船集团。这些新中防务那边已经在跟进,造船所要做的就是设计一款易于建造的万吨载重货轮,再就是评估要收购造船厂的实际价值。”
见造商船的事情交给新中防务,林献炘和马德骥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两人都不懂经营,有专业人士出面那是最好的。
“收购造船厂那船坞够大吗?”马德骥忽然想到船坞大小的问题。
“不够大我们就扩大,第三、第四艘航母长将过两百五十米,宽过三十米,排水吨位达到三万吨。”李孔荣介绍着最后两艘航母,再次让马德骥目瞪口呆。
“日本有这么大的邮船?”马德骥吃惊的问。
“到时候就有了。”李孔荣不说原委、嘴角浅笑,“收购船厂后,为了更快的建好船坞,我们就不要那么讲究了,就用泥船坞吧,这样度最快。”
“将就情况下,泥船坞也行。”马德骥点头。“就是,造船所的人能来美国吗?”
“普通技工就不要来了,既然在美国那就用美国人,设计师一类的可以从国内调过来。”李孔荣道。
“可这也有几十个人啊。”马德骥完全清楚美国排华法案,他和陈文麟对此都很担忧。
“造船厂可以通过商务签证让他们进来,这不就等于海军在美国买船吗,二十年前我们在美国造潜艇的时候不就外派了很多人过来?航校这边就通过飞机公司了,教官过来不成问题,几百名飞行员进来是有难度的,何况飞行员不止几百人。还有航母下水后船员进来有些麻烦,淑春是想借巴西海军基地作为训练基地,这算是后备方案吧。
美国这边的办法是要慢慢想的。比如这一次,我在华盛顿的时候有一个美国6军上校,叫做查菲的,他是美国6军第7装甲旅的旅长,找我是为了探讨装甲战术。以后美国人肯定会扩大装甲部队的,到时候邀请6军来的时候,海军的人也许可以加一部分进去。瑞士也有不少美国海军眼红火热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筹码,看看航母船员能不能在他们的邀请下过来,这些都需要时间,要慢慢想办法。(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