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刚我看了下几项检测数据。上面显示那门59式100mm线膛炮发射穿甲弹的穿甲深度是将近300mm的均质装甲,如今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最多也只能撕开咱们复合装甲的背板,就连负责记录数据的测试场技术人员都说这款复合装甲真正的防御力绝不止理论上的400mm均质装甲的防护水平。” “看来咱们研制的这款装甲确实有超过预期的可能!”听了秦景斌的话,朱海峰的脸上也浮现出欣喜自得的笑意,随即望了望不远处的那辆昨天傍晚刚刚从万山厂运来的那辆英制“酋长”mk—5型坦克,目光先是一凝,但随即便被一抹不易察觉的不屑神情所取代,进而继续轻声说道: “想必英制的l11型120mm线膛炮也不会把咱们的复合装甲怎么样!” “当年苏联研制t—72的假想目标除了美国的m60,就是这款英制的‘酋长’坦克。尤其是为了对付其上面搭载的l11型120mm线膛炮,苏联人可没少下功夫,要不然也不可能创造性的使用复合装甲作为t—72的主装甲,而咱们的复合装甲从目前来看还要略优于t—72的正面装甲,所以不管怎么说,他赵如松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利用这款火炮将咱们的装甲打穿!” “我想也是!”听了秦景斌自信满满的分析,朱海峰也不禁笑着点了点头,随即把目光再次投向不远处的那辆高大雄壮的“酋长”式坦克,只是紧盯这辆英制坦克的人不止朱海峰一人。在设置在一号炮位的那门100mm线膛炮旁边的赵如松,也同样目不转睛的看着那辆被他寄予厚望的坦克。 不管怎么说,刚刚结束的100mm线膛炮打靶测试,让这位两鬓含霜的老专家还是有些吃惊的。如果说在一千米和八百米的距离上无法洞穿这款复合装甲还在他意料之中,五百米的距离上也没有造成有效损坏也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然而在三百米的距离上也没有被洞穿,则让他不得不为之震惊了。 以至于在得到结果的一瞬间,他忽然对自己研制的新式坦克的120mm口径系列反坦克弹药失去了信心,不过好在这样的心态只在他的心中停留那么短短的一瞬。很快便被他远远的丢入记忆的垃圾堆。 笑话,老式的59式坦克上的100mm弹药怎么可能跟他主持研制的新式120mm系列反坦克弹药相比,要知道新式反坦克弹药可不单纯将口径增加,装药量加大那么简单,而是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和生产加工工艺,为了提高穿甲弹的射速,单单一项弹头外形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他赵如松也是亲力亲为, 而且还前往西南航空所寻求曾经在万山厂工作的老杨,如今的西南航空所所长,国内知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同时也是他的多年老友杨弘毅的帮助,不仅如此,他还通过总参装备部申请到国家计算机中心,对他的空气动力学方案进行大型计算机运算,甚至还申请了风洞实验,如此这般最终才将弹头的形状确定下。 而这仅仅是反坦克弹药研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至于其他的发射药剂的构成、引信的种类及出发方式、底火的形态、爆炸方式数学模型的建立等等一系列涉及弹药研制的方方面面,都倾注了赵如松几乎全部的心血,用他的话来说: “毕生所学之大成都凝聚在这几款新式反坦克弹药上面了!” 就这样在赵如松及其领导的弹药系统研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新式120mm反坦克弹药达到堪称国内领先的一流水准,也正因为如此,赵如松才有底气和信心,利用他所研制的新式弹药去洞穿任何一款号称钢筋铁骨的装甲: “赵教授!”正当赵如松陷入沉思之际,耳畔忽然传来一声亲切而又沉稳的话音,使得这位头发斑白的老专家从浩瀚的思索中挣脱出来,进而循声望去,一道熟悉稳重的年轻身影便即刻出现在他的眼前,见此,赵如松不由得张了下嘴,想要说些什么,只是还没等开口说话,那道年轻帅气的身影已经快步走到他的跟前,抢先一步说道: “您这边应该都准备好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