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1910年-《重生在奥匈帝国》


    第(2/3)页

    恩斯特的目的很简单,他想要在满清帝国训练一支外籍军团,将来一战开始他们则会牵制住俄罗斯的东线,作用也许不会太大但也许能够改变战局。未来如何谁也不清楚,但为什么不作出一些尝试?

    说服那位满清皇帝也并不是太难,谁都想要自由,恰巧这一点是恩斯特能够给予的,前提光绪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赌一把!

    那日光绪皇帝究竟同来自西方的两位洋人说什么,那些忠诚于光绪的大臣并不清楚,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两位洋人离开时很是开心。

    同年年末,几十名15、6岁的孩子自奥匈帝国重新踏上自己的故土,但此时此刻他们内心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唯一效力的对象只有那位同他们年岁还要小一些的奥匈帝国王子、摩拉维亚伯爵恩斯特·弗朗茨。

    1906年满清因藏区问题向英国妥协,双方再一次签订不平等条约。

    1907年7月,日俄协定和日俄密约在彼得堡签订,两国互相勾结重新瓜分满清帝国,提出所谓南满、北满的称呼。

    两年的时间恩斯特在满清帝国的外籍军团已经达到30000余,但是恩斯特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此规模的士兵已经开始引起满清各督抚的注意。

    幸好这部分士兵的活动范围一致都在外蒙地区,除去一些蒙古亲王们很是不满外,满清地区的督抚们即便有什么心思也望尘莫及。

    同样望尘莫及的还有营救光绪的计划,恩斯特着实小看这位满清帝国的皇太后,几次冒险营救非但没有让光绪皇帝脱离苦海还让他的情况越发不好起来。

    1908年,恩斯特在外蒙的外籍军团同俄罗斯军队发生冲突,双方都尽量克制,可即便如此外籍军团也损失不轻,为此不得不退到哈萨克地区。

    就在外籍军团败退不久之后,光绪皇帝死于涵元殿,享年38岁。次日,满清皇太后叶赫那拉杏贞病死,享年73岁。

    12月溥仪继位,光绪纪元结束改为宣统。

    1909年4月,美国大力士前往上海同津门霍元甲较技,上海轰动、满清帝国轰动,即便恩斯特也有所耳闻。

    当日恩斯特询问自己的国术师父杜海彬,他同霍元甲差距有多大,杜海彬摇摇头看看天再看看地转身离去。

    9月中日签订《间岛协约》,日本再满清帝国利益加大,美国表示不满,并出言威胁日本,但日本并未理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