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后膛枪问世-《渔色大宋》
第(3/3)页
卜汾和神机营五百号人在听说徐子桢來到时已第一时间赶了过來。这时一个个过來和他相见。各有一番热闹。只听营门前嘻嘻哈哈声不断。
徐子桢留了心仔细看了看。马贼们比以前的气色好了很多。显然这里的水土很养人。而另外两百多新兵也全然沒了之前的青涩。一个个都是神采飞扬顾盼生威。体格也比以前健壮了。
沒等他们闹完。何两两和汤伦也赶了过來。他们在另一处地方呆着。整天沒事做就研究火药火器。一老一少配合无间相得益彰。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两人将神机营的火铳全都换了新的。汤伦沒多说。只是随手从一个马贼手里拿过他的火铳塞给了徐子桢。
徐子桢刚开始沒明白过來。可等仔细一看却大吃了一惊。
原來的火铳用的是钢珠和火药。打火靠的是燧石。不过以前的燧石装的比较靠前。有点初期的燧发枪的意思。可现在经过他和何两两的研究改良。燧石装到了铳杆的后方。这样一來火药爆炸时推动钢珠的行程就更长。子弹射出时也会更远更稳定。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徐子桢试开了一发。精准地命中两百多步外的一棵树。走近了一看子弹将树干打出了个茶盅大小的弹坑。徐子桢又惊又喜:“我靠。汤叔您把后膛枪都给造出來了。”
汤伦一怔:“后膛枪。这名字倒不错……哎。你小子知道这枪。那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徐子桢干笑几声岔开了这个话題。然后拉过卜汾将來意告诉了他。
卜汾直截了当:“什么时候开拔。”
徐子桢道:“尽快。去之前你们得先跟我回趟汴京。”
卜汾皱眉道:“几百号人跑來跑去动静有点大。去汴京干嘛。”
徐子桢嘿嘿一笑:“喝我的喜酒。”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