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念辗转费思量-《重生之聂小倩》


    第(2/3)页

    财帛动人心,王百万富甲一方,没点硬实力打底,可守不住那万贯家财。

    出了王家没多远,她就看见了一家书店——四宜斋。

    其实这家书店还有另外一个很俗气的店名——百万书店,顾名思义,是王百万家开的,据说还是大明连锁,大明二十六省,到处都有分店。

    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王家都会插上一脚。

    如今的大明,还是修文偃武的太平盛世,尽管这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但到目前为止,文风还是极为鼎盛的,看书的人非常多,所以开书店能赚钱。

    只不过比较搞笑的是,那王百万,腰缠万贯,却是个扣完菊花还要嘬一嘬手指的老抠唆,自个家里人在书店里买书也要付钱。

    用王百万的话来说,发给你们零花的银子,总是要花出去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花给外人,还不如花到自家里。天上不会掉馅饼,整个大明更没有不要钱的晚宴。

    就像王琼英,王百万最疼爱的幼女,在百万书店里买书,该是什么价,就付多少钱。

    四宜斋里还开着门,就是灯火相对较暗,很难看清书本正文里的小字。

    负责看店的是王家的老人,白发苍苍,头戴方巾,穿月白色长衫,是与科考作斗争,斗了大半辈子都没赢过一场的老童生。

    这书店可以买书,不过以租书为主。

    在店门入口处立着一块告示牌子,上书:书业生涯,本大利细。涂抹撕扯,全部陪抵。勤换早还,轮流更替。三日为期,过期倍计。诸祈鉴原,特此告启。

    与聂小倩前世早期的那些租书店差相仿佛。

    进出书铺的人不少,从穿长衫的书生到穿短褂的白丁,甚至明显是当跑腿的大户人家的丫鬟,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写小说还是很有搞头的。

    聂小倩进去,视线在书架上逡巡。

    那些一叠堆着一叠,比板砖还要厚上几分的,她没有去看。因为那些都是时文,有志科考的读书人买回去当参考资料的,就像前世的那些中考高考参考资料。

    她对时文没兴趣,对写时文更没兴趣。

    这个时代的时文,除非是时文大家一榜进士写出来的,不然都不怎么值钱,她记得《画中仙》里的穷书生崔鸿渐,写了一大叠几个板砖厚的时文,作价只有三钱,不到五百文,低贱到了泥土里。

    也不知道墨水纸张的钱收回来没有。

    从时文的书架上跳过,她看到了小说。

    只是让她感到失望的是,这些小说与王大小姐最喜欢的《桃花误》差不多,都是些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是好的,但当写小说的一拥而上,都是套路文,泛滥开来,读得多,就不免无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