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下套,是门艺术-《世纪帝国》


    第(2/3)页

    “要按我们之前的想法自然是要查禁,可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想出的点子,把我们也震住了。”马驰说到这嘴角也带了点笑,“要说这走私,确实查禁也难。这些年日本人,尤其是俄国人,也在大修铁路和要塞炮台,可偏生俄国人在远东人口稀少工业力量薄弱,日本人则是找不到什么合用的铁矿,朝鲜北部山区有些出产可开采运输极为困难,与其从美国千山万水运过来,或是从欧洲车拉人扛千里迢迢搞过来,还不如就近买我们的,物美价廉。用北京的说法,如果查禁,走私之人总会想办法买通相关的官员,最后走私还是防不住,反倒是很多金钱白白流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既然如此何必要查禁?国家和几家犹太商行说好,告诉他们这些阴私国家已经掌握,暂不追究以观后效。但两条要求:第一要补交高额税款;第二是从此以后只能按照帝国指定的渠道进货,而且要照章纳税。甚至海军还可以确保他们走私安全。这样一来,国库多了战费,工厂的货卖了高价,而犹太人可以安全赚钱。”

    “各取所需,皆大欢喜。”马驰满意地喝了口茶,“生意就这样做了下来。”

    郑宇没想到还有如此逻辑,可又一想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可这些物资终究是被日本人和俄国人变成了要塞,以后要多少人命去填?”

    “其实是给日本人和俄国人下的套。”马驰呵呵一笑,“那些货都是加了料的。最开始供给他们的基本都是合格品,虽然质量比我们用的稍微差些,但毛子和日本人用起来也足够了,但后来把路趟熟了,犹太人也早把老毛子的主管官员拉下了水,干脆也不验了,货拉过去就用。我们给俄国的货也都是走的日本中转,除了地理位置问题,也有一个考虑:出了问题,那也是日本人先背黑锅……至于日本人,其实他们就是做转口贸易的,转头甩给老毛子。我们给他们的货,配方和工艺都有所不同,看起来没问题,用起来平时也没事,但时间稍长,真要重炮打上去就得稀里哗啦了。”

    郑宇差点把喝进去的茶水一口喷出来。这招也着实阴损了一些,不过还真他娘的有些中国特色,当年越国送给吴国备战备荒的稻种好像也是这么个路数?

    “那军需物资流失又是怎么回事?”郑宇想了想又问道。

    “那个……也有点复杂。”马驰有些尴尬地一笑,“一方面,以军方订购的物资名义出去,对方更会深信不疑,就算发现了问题也会对我军的工事强度产生误判;另一方面,却是……军方这两年的预算老是受到国会阻挠,于是我们干脆加大水泥钢材的预算,让那些财团游说去,再把一部分多余的份额用这个通道以劣质货色卖给日本俄国,换来经费用到我们真正需要的地方,这样就等于部分解决了预算收紧的问题。”

    一个看起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军备物资走私案,居然内幕却是如此复杂,还带了很多的喜剧色彩和黑色幽默,郑宇此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其实,我们私下觉得,那俄国官员也不一定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马驰今天看来是语不惊人不肯休,“不过打仗的时候,炮弹一轰谁说得明白?再说这做官终究无非是为了赚些好处。还有一条,就是他们觉得这仗中国输定了。毕竟即便真是豆腐渣,只要不经历帝国的重炮终归也漏不了馅。既然战争只在中国境内打,他们又何惧之有?”

    郑宇闻言品了品,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事情。出这主意的怕是把这人心二字钻研透了,甚至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而是带了点鬼气森森的奇幻色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