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春醒-《世纪帝国》
第(2/3)页
己方的布置显然是迫不得已,这是因为己方兵力不足,却要防御很宽广的正面。华军在蒙古方面的防御,是依据后勤来的,也就是假设条路对大兵团作战的支撑半径在一百公里,那么以买卖城的铁路为轴心,俄军重兵集团不可能偏离买卖城东西一百公里以外较长时间。
可问题是俄军为什么不抓住这个破绽?他们有整整二十多个步兵师,为什么不抽出三五个师打开这个薄弱环节
并向纵深包抄,以瓦解第三军?
夜已深。
中央方向,依然隐隐传来零散的炮火,萧岚知道那是双方的值班炮兵在漫无目的地打*,防止对方的夜间侦察和埋雷。这几天,由于之前北京的经历,他对夜晚格外敏感,不但安排了周密的夜间警戒,每到入夜他都要提高警惕。
突然之间,他感到汗毛发炸,一股突如其来的恐惧,一下子从他的头顶贯到脚底
他刚要动作,忽然听到了一声爆炸,他急忙看去,只见燃烧的火光中,阵地前方的警戒阵地再向前一百多米,隐隐有人影晃动
“敌袭”萧岚怒吼了起来,掏出手枪对空连开了三枪
这个时候,警戒阵地的机枪组已经开火了,值班的尖兵部队也展开了火力。位于二线的主阵地阵鸡飞狗跳之后,连属火力排的重机枪和轻机枪也吼叫了起来,重机枪的白磷曳光弹如同一条火鞭一样扫了过去,前方的黑暗中传来了隐约的惨叫,接连又是几声爆炸,地雷炸响了,黑黢黢的影子显现出来,华军的主阵地如同复活的火山,凶猛的火力突然迸射了出来,密集的弹雨在阵地前方构筑了一层弹雨
很快,营属炮兵的火力已经扫了过来,以橡胶粉和铝粉搅拌稠化的汽油为主要成分的燃烧弹,在阵地前方燃起了一片片的火海,照亮了阵地前方的情形。密密麻麻的俄军身影显现了出来,正在凶猛无比地迎着弹雨向着华军阵地突进,居然是打算一口气推上来
萧岚的汗毛都炸起来了,他扬起手里的自动手枪,子弹扇面一样扫出去,两个不知什么时候冲到只有二三十米的俄军士兵惨叫着倒在地上。这时候所有人都上了阵地,位于后方第三道防线的掩护机枪也开始了射击,一上来就扫掉了一个掌握着轻机枪的俄军排长
俄军的冲击浪头逼近了阵地五十米,密集的手榴弹投了出去,前沿阵地立刻是弹片横飞。可俄军就如同海浪一样,一波一波源源不断地冲上来,挺着明晃晃的刺刀,就那样吼着迎着子弹往上冲,浪头越来越近,很多新兵甚至现役老兵也有点腿肚子发颤。
“上刺刀”
带着部队顺着交通壕增援到警戒阵地的梁子雄怒吼了一声,抬手掀飞了一个俄军士官的脑盖。
萧岚看着近在眼前的刺刀,似乎都闻到了对方嘴里喷出来的酒气,心脏砰砰砰地跳个不停,抬手一扣扳声空响,没子弹了萧岚索性扔了手枪,拔出腰间的军刀,跳出战壕就迎了上去
这时候,俄军不顾伤亡的冲击,以及借着夜色掩护突袭的突然性终于达到了效果,他们已经突到了阵地前方
不到十米的地方,梁子雄一声怒吼,带头冲了上去,后面的士兵们挺着刺刀,也脸色苍白或红润地吼叫着冲出了战壕。
萧岚修习过中华刀道军大学更跟随李书文、韩慕侠等武术名家苦练不辍,刀法已经登堂入室。
与讲求招式与姿势优美的民间剑术不同,中华刀道,集合了众多刀剑名家和军旅人士,精简了华而不实的动作,完全从实战出发,讲究动作的快速精确和爆发力,并借鉴了武术传统的一些修炼方法和发力技巧,是一种完全立足实战的战场搏杀术。萧岚练习了整整八年,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是刀道五段。他上步,拧身,左臂夹住刺过来的枪身,右手一个利落的斜斩,俄国士兵惨叫着倒在血泊之中,半边脑袋和身体凄惨无比地分开了。
“砍死这帮”梁子雄的嗓门,在这个纷乱的夜晚格外嘹亮,“一个也别剩”
萧岚见梁子雄和两三个兵被一群俄国兵围住,赶忙朝着梁子雄那边靠了过去,一路上又劈死好几个想要占些便宜的俄国兵,真有万夫不当的架势。
梁子雄正和两个俄国兵厮杀在一起,两个士兵掩护着他的侧翼,没想到斜刺里突然一把刺刀戳在一个士兵的软肋上,士兵闷哼着倒在地上,那个俄国兵却是就势向着梁子雄又杀了过去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萧岚飞跃过去一刀劈在那俄国兵的后脑之上,脑浆子混着血一下子溅了出来。萧岚不吭声,转身又一刀劈在一个偷袭的俄国兵手腕上,断手和枪一起落地,俄国兵的惨叫喊了一半,就被萧岚进步一刀捅在心口窝,软软地倒地。
见萧岚如此神勇,不少见过血的老兵也都发了疯一般地死斗,新兵们面对俄国人的刺刀,也没了退路,一时也忘却了恐惧,本能地与俄国人拼到了一起。
俄军的浪头为之一挫,攻击的势头缓了一缓。
可这一下,倒是华军这边出了问题。华军毕竟补充了不少退伍兵甚至新兵,初经战场,对手又是趁着夜色偷偷摸上来,经过这一阵厮杀,一些华军士兵已经有些胆战心惊,尤其是这场白刃格斗,打到这里,真的是血肉横飞,不忍卒读俄军攻势稍缓,有些胆小的士兵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就忍不住掉头当了逃兵这一下,华军的阵地整个就有些动摇,不少人回头观望,脸色迟疑。萧岚忍不住对梁子雄吼道:“连长,阵地动摇了不能放任他们逃跑”
梁子雄脸色铁青,抬手就毙了一个逃兵。萧岚咬着牙对信号兵吼道:“发令,一律枪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