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绿草原的血海-《世纪帝国》
第(2/3)页
而他们侧翼迂回的企图,由于本身骑兵力量之前已经遭受重创,而华军后退之后,兵力上的劣势得到了弥补,也可以拉出较为宽大的防御正面来对抗俄军,俄军的几次迂回企图都遭受了挫败,损失很大。
到了这里,华军已经可以得到库伦这个总后勤基地的良好支援。通过铁路线,公路,急造道路,利用火车,卡车,制式四轮胶皮马车,弹药补给和兵员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去,伤员和打残的部队源源不断地运下来。
而俄军的后勤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俄军的兵站体系,还在持续建设中,深入敌国国境二百公里,又没什么人烟,只是荒凉的草原。
俄军对于蒙古草原的作战,并没有非常充裕的准备,尤其是对于战争打成这样的持久战和消耗战更是准备不足。
不得不说,由于此前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乃至巴尔干战争都是速战速决,很快就分出胜负签署了和约,欧洲目前普遍流行的战争思想都是速决战,即通过若干场决定性的会战取得胜利,迫使对方投降。在这种战争思想的指导下,尽管俄军也制订了作战计划,也考虑过战争的持久问题,但在行动上依然没有充分的准备。
夏季的蒙古草原是恐怖的。
地质松软,太阳很毒,而这些水草之地,到了夏天,蚊子铺天盖地,对着一切活物都会一窝蜂地扑上去叮咬。(看小说就到《《》》yz而这里的水,由于牲畜的死亡,疾病,各种动植物的腐烂,也很成问题。暴露在野地中,又缺乏相应准备的俄军,顿时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各种疾病开始蔓延,官兵们上吐下泻,军营内外到处都是屎尿的臭味,医院所在的地方人满为患,目之所及到处都是脸色苍白脚步虚浮发着低烧的病号,一切都令人作呕。但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不利条件,这些强悍坚韧的俄罗斯人,依然能够蔑视生死,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徒劳无功的进攻,也着实无愧于强军的称号。
战火稍息。
华军的后勤准备,由于整个军队后勤制度的发达,以及国家物资供给的充沛,尤其是在本国境内作战,实在是要好上太多。
华军部队每个人都发了头戴式纱罩,酒精,用于防止蚊虫叮咬。利用活性炭吸附原理,华军军需部门早就生产了众多的车载式净水机,以及净水药片,用马车装载配属到各连队,用于净化饮水。
华军的各级部队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配置,配发了大量的西药和中草药,南洋过来的金鸡纳霜等药材也都发了下去。当地居民和镇边军的移民,医生,对各种疾病都是了如指掌,对症下药,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情况比起俄军就少得多了。
与后勤方面的天差地别相比,双方在炮兵火力上的差距也在迅速拉平。原本在边境,由于事先有撤退的考虑,华军并没有展开主要的重炮部队,俄军由于一上来就几乎展示了全部火力,面对华军明显占据了优势。
当华军撤退到巴勒苏木布尔这一线,其一直雪藏的重炮部队终于露出了峥嵘。由于经济尤其是军工体系的发达,再加上建军时间晚,华军的重武器普遍较新,性能上处于优势。再加上弹药补给方便,而俄军的重炮很多还在途中,最终让俄军的进攻变成了噩梦。在炮兵之间的所谓“炮兵决斗”方面,华军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俄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官克罗帕特金元帅,已经陷入了困境。
由于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局势,也为了巩固地位,争夺战后的权力版图,这位前陆军上将,俄罗斯将军中的学院派,也对圣彼得堡夸下了海口:七月底之前攻下库伦。
现在部队在华军的防线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位俄军统帅也感觉到了味道不对。原本节节败退的中国人,看来是把真正的防线设在了这里很显然,之前对战争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了
面对窘况,俄北方方面军司令部被迫调整了攻击部署,将全面进攻变为牵制性和侦察性的攻势,说服了尼古拉耶夫大公和圣彼得堡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推迟了进攻时间,大力向前运动兵员,输送物资,加紧运输重武器配置,向国内申请调拨生力军和医护人员,给第一线部队补充兵员弹药,重新针对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制订重点攻击的新方案。
芬兰。赫尔辛基。
一座码头仓库内。
埃里克?坎加拉掏出皮包里整齐码好的卢布钞票,一沓沓地递给对面的中年人。中年人仔细地查看完毕,满意地点了点头,从桌子下面的手提包里又掏出几沓别针穿好的英镑现钞,递给了对面的芬兰人。
埃里克仔细数了一遍,点了点头,转身离去。这位芬兰社会党的骨干,将利用自己的网络,在本地银行把这些英镑继续兑换为卢布现钞,再交给这位中年人。
仓库里的中年人,公开身份为瑞典商人坎宁?海因里希,实际身份是中华帝国总情局在芬兰的潜伏特工的前东欧犹太人克里姆?森博诺夫,提起装满卢布现钞的手提包,来到后门,一个正低头抽烟的青年和他对视一眼,结伴离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