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一切为了战争-《世纪帝国》


    第(3/3)页

    所有试图趁着军人离家在外而勾引他们家属的行为,都被视为最大的邪恶,一些浮浪好色的子弟因为这些罪名遭到了严厉惩罚,而伴随着每一个阵亡通知书,都是各个社会组织和邻居们铺天盖地的慰问和鼓励。

    帝国有非常多的宗旨奇特的社会组织。

    比如军人家庭道德协会就公开宣布,凡是阵亡军人的家属,只要不改嫁,该组织就会定期给与生活补助。

    再比如全国铁路工会,由于铁路运输的繁忙,工人的腰包大增,该工会经过动员,投票批准战争期间全体会员要拿出收入的四分之一捐献给社会化运作的伤残军人抚恤协会,用于补贴伤残军人的生活。

    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世界观和行为,但他们却是就是这样做的。

    在北京,李国翔和宋端等人开办的连锁粥店和洗衣店已经红火开业,以物美价廉,环境干净受到了追捧。而且他们还推出了特别措施,凡是军人家属,凭借着军属证件可以办理实名制会员卡,消费统一五折。这一措施立即引爆了北京,并且迅速传遍全国。

    这两位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坦言真正的大股东是现任皇帝陛下。这一下,更是引得客流汹涌。

    在帝国国内,战时经济管制严格控制了物价体系。每周,各地的报纸上都登出最新的价格限定目录,明确各种类别的商品最高限价,欢迎国民监督举报。物价巡视员身着便装,在各个商业区出没,对于一切违反管理条例的涨价行为进行严惩。

    对战争的狂热追捧也波及了安南犹太自治区,南洋华人聚居区,乃至欧美的华人社区。

    在犹太自治区,当年俄国哥萨克残酷屠杀和镇压犹太人的记忆犹在,再加上**建国的承诺,上百万东欧犹太人都立场鲜明地站在了中国一边,甚至派出了犹太青年组成的志愿军,恳请以“犹太军团”的名义,为了**的以色列国而战,并且得到了批准。

    于是,由安南犹太自治区政府出钱购买帝国陆军标准装备,把这支部队编成了一个步兵旅,作为未来犹太国国防军的基础,番号为犹太志愿兵第一旅。考虑到暹罗的问题,中国大本营并没有把这支部队调动到北方,而是就近部署到了中国和暹罗的边境。

    在南洋,华人掀起了募捐和认购国债的**,各大厂矿也主动接受中华帝国大本营军事组的指挥,统一规划生产运输,南洋的橡胶,铜,镍,稻米,金鸡呐霜等战略资源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大陆,再变成宝贵的军需物资运输到前线。

    在中国直辖的安南省和兰芳省,华人移民拿出了最大的热情进行工作,给当地土著劳工的工资也涨了不少。那边的工资都是用稻米计算,这些土著居民虽然天性懒散,但在大幅度加薪的诱惑下,干活也卖力了不少。

    整个中国,已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运转了起来。。.。

    世纪帝国第六十二章一切为了战争(正文)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