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太平洋上的狼影-《世纪帝国》
第(2/3)页
被猎物的逃跑激怒的英国商船,不,是中国伪装袭击舰,连续几发炮弹打得亚罗夫尔斯基号千疮百孔,吓得大副不等命令就停了船,亚罗夫尔斯基船长则早已是呆若木鸡,被大副挟持着上了汽艇,浑浑噩噩中来到了对方的船上。
对面的英国船长三十多岁的年纪,一副标准的欧洲白人样貌,吐了口烟圈,把烟斗交给了身边的水手,咧了咧嘴:“欢迎光临海狼号,我的新朋友。”
“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这位一脸风霜的船长微笑说道,“鄙人王景略,中华帝国海军中校,辅助巡洋舰海浪号舰长。你也可以叫我杰拉德,杰拉德?瓦特。”
他指了指身边的女人:“这是拙荆,也是中华帝国海军军官,王玛丽上尉,您可以称呼她玛丽亚。”
“从现在开始,您就是本舰第一百二十四名外来乘客。”王景略礼帽地扶了扶军帽,“我相信,在这里,您将度过一个愉快的旅程,结识很多新朋友。”
“另外,我想也许您很快会见到一些老朋友。”这位中国舰长的笑容有些诡异,“希望你们聊得愉快……孩子们,送船长先生去客舱。”
浑浑噩噩的亚罗夫尔斯基船长终于来到了客舱。
“马林诺夫?别尔科夫?加波夫?圣母啊,你们都在这?”亚罗夫尔斯基看着几位熟识的舰长,如同见了鬼一般嚷了起来。
马林诺夫呵呵一笑,伸出一只手,旁边两位被俘的船长无可奈何地掏出两盒香烟递到他的手上。
马林诺夫燃着一只香烟,惬意地吐出一个眼圈:“尼古拉?尤利耶维奇,我的老朋友,我们刚刚还在打赌需要多久能见到你。我的运气不错。”
他把一盒香烟递到亚罗夫尔斯基手上,有些玩味地说道:“我敢打赌,不用一个月,整个符拉迪沃斯托克-智利航线上的老朋友们就可以在这里开酒会了。”
他看着还有些懵懵懂懂的亚罗夫尔斯基,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好了,难得相聚,一起坐下来聊聊吧。”
“我的上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亚罗夫尔斯基悲鸣一声,“中国人的袭击舰?一艘老爷帆船?英国舰长?还有那个金发美人?六英寸大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的智利硝石,我的雪茄,我的伏尔加庄园上帝啊,难道世界末日到了吗?”
王景略今年三十四岁,原名杰拉德?瓦特,十三岁就溜到一艘帆船上做了水英国船,何兰船,法国船,俄国船,挪威船和美国人的船上都混过,跟着这些形形色色的船只和船长周游世界,经历了无数次的惊涛骇浪,生死考验,也曾经堕入情港口的小酒馆留下青涩的激情回忆,早早就成为了一个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航海老手。
十五年前,这位王景略在印度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三年后,他被那位中国大人物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成为了郑鹰的狂热粉丝。这人在皇家海军服役期满,随即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中国海军,在南洋水师做辅助巡洋舰的舵手。经过海军士官和军官培训与考核后,这位擅长航海,对世界各地的水文气象了如指掌的航海奇才升任了巡洋舰疾风号的航海长,娶了一位安南犹太自治区出身,定居在上海的犹太女子,并加入了中国国籍。
八年前,这位王景略在一次演习中得到了海军元帅许凡的赏识,被推荐到海军大学进修,一路青云直上,成为了一名中校军官。
亚洲战争在即,面对敌对方在海军主力舰数量和吨位上的绝对优势,中华帝国海军开始思索战术上的创新。
袭击舰战术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英国海军,当年就是依靠袭击舰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的海上贸易,加速了这个海上霸主的衰落。曾经随着多艘商船周游世界的王景略对这一切自然了如指掌,他马上向机动舰队和海军总参谋部上书,建议派遣袭击舰切断俄国远东和日本从南美的智利进口硝石的航线,打击其军工生产。
他的建议得到了机动舰队司令官林泰曾和海军总参谋长许凡的重视。但一个问题摆在眼前:从远东到智利的航线长达一万海里,而中华帝国在太平洋上,从菲律宾和琉球群岛以东,就没有领地和加煤所。虽然英国在南太平洋拥有一些小岛,但由于俄国是中英同盟的例外国,英国对于帮助中国打击俄国海上运输线始终顾虑重重:根据海牙公约,中立国港口不得接收参战国的军用舰只,中华帝国海军在编的辅助巡洋舰自然在被拒的行列之内。
王景略马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把海军领导层雷得外焦里嫩:用一艘钢骨帆船,借助风力进行持久袭击。
在王景略看来,帆船作为战斗舰早已被淘汰,因此也不会有人想到,中国海军会把这种老爷船作为袭击舰来用。面对这样老态龙钟的帆船,敌方显然会放松警惕。这逻辑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靠近你,你自然会本能地提高警惕;可一个老态龙钟颤颤巍巍的老太太问你几点了,基本没人会有什么戒心。再加上太平洋上季风强劲,加煤港却很匮乏,帆船运输还很旺盛,这样一艘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鲨鱼大有用武之地。
就这样,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得到了批准。
王景略立即着手改装他理想中的袭击舰。
很艘中国海防船厂1890年建造的一千八百吨级的钢骨帆船“希望”号进入了他的视线,随即在山头军港的干船坞里得到了秘密改建。
这艘帆船的龙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以安装一台一千二百马力的辅助柴油机,便于在逆风中捕获猎物。船头的两侧用盖板隐藏了两门六英寸舰炮,船尾则以同样的方式安装了两门七十五毫米速射炮。
帆船还被安装上了隐蔽着秘密通道的镶板,全副武装的水兵可以通过这些通道突然出现在甲板上。为了安置俘虏,王景略在货舱地下修建了秘密的俘虏客舱,并且配备了尽量舒适的居住条件,因为这位老水手确信“得到良好待遇的俘虏很少会冒着死亡的威胁去找麻烦”。
这艘伪装袭击舰被王景略很形象地命名为海狼号,意思也很直接:这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
为了让海狼号能够在遭遇敌方军舰时也能蒙混过关,中华帝国总情局利用其情报网络,以一家荷兰商行的名义买下了一艘与这艘袭击舰外观和吨位相似的英国旧船“欢乐乔治”号,把这艘船上的航海日志和船舶登记证书等物品转移到海狼号上,并按照欢乐乔治号的样子对这艘机帆船进行了全面的粉刷伪装。而破烂不堪的欢乐乔治号则以“希望”号的名义被拆解。
就这样,战争爆发前,一艘据说属于一位英国船长詹姆斯?邓肯的帆船欢乐乔治号踏上了前往南美智利的旅途,船上装满了南洋土产。
在公海上,王景略下令扔掉了大部分土产,腾出了船舱,开始了欢乐乔治号的欢乐狩猎。他对水兵们的演讲很简单:“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皇帝陛下的私掠船。”
他的话在犹太人,汉人和归化的非华裔侨民组成的海军官兵中引发了持久而狂热的欢呼。
第一个倒霉的,是一艘日本捕鲸船“丰收丸”号。这艘满载而归,标准排水量八百吨的大型蒸汽捕鲸船被王景略开炮示警后,居然以鲸炮还击,王景略立即下令将其击沉。显然被爱国激情烧昏头的日本船员拒绝获救,全体随舰沉没,只有几个来自阿根廷的海员被救上了海狼号,一上来就大骂日本人变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