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琉球之战(上)-《世纪帝国》


    第(2/3)页

    “亲王大将阁下,我们在冲绳作战的目的,是吸引华军机动舰队来援,以便海军以逸待劳,消灭支那海军主力。(看小说就到《《》》yz”田中义一平静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陆上攻击最终的目的,是对支那人施加压力,而并非一定要占领整个冲绳。这些天以来,我三个师团轮番攻击,而支那人的抵抗异常顽强,他们的阵地也很坚固,看起来,并非短期内就可以突破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没必要徒劳地消耗兵力。”田中义一说道,“大迫君的意见值得重视。既然如此,就请海军陆战队部队的设营队,根据地队,与陆军工兵部队一起,更加努力地进行土工作业,尽快完成对支那防御体系的抵近作业,迫使其重炮兵对我前沿兵力失去打击能力。我想,最多再有五天的时间,土工作业就可以完成。既然如此,我们等五天又有何妨?”

    他的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似乎只是在静静旁观陆军表演的联合舰队先任参谋秋山真之:“秋山君,阁下的意见呢?”

    “田中君所言甚是。”秋山真之微微一欠身,“大迫君的陆战队的确已经筋疲力竭,急需休整,这一次就撤下来吧。牵制支那人的任务,恐怕要烦劳陆军诸位了。”

    田中义一看着秋山,没说话。

    “就这样吧。”贞爱亲王点了点头,“第十三仙台师团接替攻击,近卫师团以少量部队进行轮战好了。海军陆战队方面后撤到嘉手纳整补,尽快恢复战斗力。”

    他转向似乎有些不满的大岛久直:“大岛君,御亲兵是本军的王牌,请务必尽快恢复战力。”

    大岛久直一鞠躬。

    琉球本岛。首里以北,华军阵地。

    黎明时分。

    海浪轻抚沙滩,海风飒飒,一片静谧。

    五天来,日军持续不断的进攻已经让中国守军疲惫不堪,不少部队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整补,虽然番号不变,但人几乎换了整整一茬。趁着进攻的间歇,部队又把残破的阵地进行了修复和加固,人人都是累得筋疲力竭,早早休息,只剩下执勤的哨兵和值班火炮。

    华军阵地上,值班炮火依然每隔半个钟头在阵地前沿打出燃烧弹。虽然飞艇已经无法抵近侦查,但日本人的土工作业已经逼近了本方阵地,这是华军上下的一致意见。

    日本人的夜袭,之前在二号要塞大家都已经领教,这一次,就必须提高警惕。

    此时此刻,在华军阵地前方六百米处,日军挖掘的几道战壕和屯兵所后方,每隔一百米就是一条交通壕。身材粗壮的日本军人,钢盔上和他们的对手一样蒙着棉布遮挡反光,全副武装,正在沉默地快速行进。在他们的后方,炮兵阵地之上,密密麻麻的大口径榴弹炮,山炮,野炮,重型臼炮,都已经脱下了炮衣,长长的身管指向天空。

    霎那间,一红两黄的信号弹升空。转瞬之间,各色信号弹在日军阵地后方升空。炮兵阵地上,炮兵连长们放下电话,用力吼了出来:“开火”

    炮兵排长流水一般报出了密位,射角,引信延时,射速,射击时间,炮手们转动手柄,对照表尺,一个个炮位报出了准备完毕。

    信号旗用力挥舞,口令发出,炮兵阵地霎那间被炮口的喷焰照成了白昼。

    华军阵地前沿。

    刹那之间,死亡之神从天而降。从北方,动西方的海面上,乃至侧后方的海面上,无数的炮弹飞掠而至,把华军阵地变成了火焰与弹片交织的炼狱。一些早已饱经炮火的隐蔽部被炸塌,很多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军人就这样被活埋。华军的值班炮火也如同被马蜂蜇了一般行动了起来,开始对着地方可能的炮兵方位展开压制。华军阵地上空同样升起了五颜六色的信号弹,阵地前后的各级指挥部电话机都已经疯狂地响了起来,各种情报流水一般汇总,命令又流水一般地发出,两台敌对的战争机器,开始了全速运转。

    国海军,琉球守备司令部。

    陆荣廷全副武装地坐在指挥位置上,看着参谋长郭正云有条不紊地布置炮火,调动兵力,运送伤员,安排备案,心头一片平静。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日本人的总攻算是开始了,能不能撑过去,是死亡还是活着取得荣誉,就从今天开始。

    此起彼伏的烟柱吞没了华军阵地,三十分钟,随后炮火开始向纵深延展。

    在日军的前进阵地之上,再次升起了信号弹。军官们拔出军刀,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

    “前进,为了天皇陛下”

    “大日本帝国,板载”

    歇斯底里一般的呼喊声,山呼海啸一般地从日军阵地上传了出来,直刺云霄。除了左翼的牵制兵力外,日军右翼以近卫第二师团近卫第七联队为锋锐,对当面已经在舰炮和重炮轰击下变成一片废墟的华军阵地展开了凶猛的突击。

    近卫第二师团为这支一直雪藏已久的精锐抽调了其他部队的重武器和轻机枪,掷弹筒,甚至师团长大岛久直本人就在距离前沿阵地不远的观察所抵近指挥

    日军空前猛烈的炮火准备,把华军刚刚临时整修过的阵地打得千疮百孔。多方向的交叉火力甚至摧毁了华军不少没有来得及转移或阵地不够坚固的迫击炮和步兵炮。被连日来日军强度不大的牵制性攻击麻痹了的中国守军,也终于吞下了苦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