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天下无胡-《世纪帝国》
第(2/3)页
“灭此朝食,收复故土”
情绪激昂的群众,已经自发地开始了游行,挥舞着国旗和各种标语,满大街都是喜气洋洋的游行人群。
到了第二天,加印的号外传来。
俄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官,俄陆军将,前陆军部长,克罗帕特金及其指挥部全体人员被俘库伦被收复俄军在蒙古方面的所有部队即将被全歼
这一系列震撼性的消息,让所有人在一瞬间失去了思考能力。
不知过了多久,此起彼伏的狂热欢呼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响起。连最为镇定老成的民众也抛却了所有的矜持。
一位提着司迪克,戴着礼帽,身穿燕尾西装,系着领结的西化中国绅士,看到报纸之后,居然扔了棍子,如同疯了一般跺着脚跳了起来,边跳边欢呼帽子扔了,领结扔了,棍子扔了胜利了胜利了
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淑女看了报纸,脸色涨红,毫无风度地欢呼起来,搂着旁边不明所以的小伙子开心地跳着,喊着
母亲抱着孩子一起欢呼,父亲把儿子抛起,接住,再抛起。青年学生们如同喝醉了酒一般语无伦次,老人都是老泪纵横,念叨着这朝廷还是好哇,能打洋鬼子,有先帝的风范
外国人神色复杂地看着这些陷入癫狂的东方人,耸耸肩膀。法国人忧心忡忡地谈到欧洲文明世界在东方未来的利益会受到怎样的挑战,英国人只是矜持地笑笑,却流露出了不加掩饰的自豪。是的,这是大英帝国选择的盟。事实证明,不列颠依然盛产世界最出色的国际政治家,这个时代的脉搏,依然被日不落帝国牢牢地把握在手里。
美国人神色兴奋,又有些羡慕地看着这些最近迷倒了整个美国的东方人,不少性格开朗的美国人已经跟着加入了狂欢之中,并且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美国大使馆里的海军陆战队员彼此交换着香烟,低声议论:“这几天,估计八大胡同的院子都得打五折。”
“好歹合众国给他们提供了贷款,还认购了那么多债券,会不会免费?”
德国在中国的商人原本不少,威廉二世开始宣传祸论之后陆续走了很多。现在留下来的,多数都只能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渠道做些生意。但自从开战,局面似乎有所改观,这些敏感的商人似乎也意识到了本国层态度的微妙改变,做起生意来胆子又大了几分。
面对眼前的一切,责任感最强的德国人也不禁动了些心思,彼此交换下眼神,看来,在京的德国商业协会,是有必要邀请公使馆方面一起聚一聚了。
在海公共租借地,知道消息的时间只比北京稍晚一点。
华民已经完全陷入了癫狂。
胜了胜了这一路俄军全灭,最不懂军事的老百姓也能看出来,俄国人和日本人已经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从午开始,整个租借地已经成了华人狂欢的海洋。游行队伍和华界的游行队伍交相辉映,对吼着歌曲。到了夜间,庆祝活动进入了高氵朝。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趾高气扬,提着煤油灯或者打着手电筒的中国人,挥舞着国旗,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华夏颂》国歌,禁卫军军歌,国防军军歌,乃至甲午年的那首《满江红》。
四下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不少刚来的外国人还以为爆发了战争。
日本人已经关门闭户,俄国人更是销声匿迹。往日里很是神气的锡克巡捕,现在只有表情复杂地看着这些意气风发的邻居尽情地发泄自己的感情。
歌声嘹亮,人流如织,在这一刻,同样的情形,在中国各个主要城市演。
这个帝国,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波折,忍受了这么多的苦难,终于在这一刻捅开了漫天的阴霾,透下了一缕阳光。
从现在开始,不会再有人对这个国家的崛起抱有怀疑。
-------------------
西藏。
雪域高原之,擦绒统帅的所谓军,临时编成了五个兵员不整,装备混乱的代本。由于大部分喇嘛拒绝加入世俗部队,更愿意保持僧侣身份,擦绒也就顺水推舟没有把他们纳入藏军。对于这些只知道挥舞棒子和投掷石块的狂信徒,他实际并指望太多。
擦绒把希望寄托在其他藏军平叛部队的瓦解,各地寺庙发动起来的叛乱力量,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让汉人无法坚持,被迫退走。对于正面与汉人对抗,他并没有太大信心。
但随着事情的发展,胜利的信心已经被逐渐磨灭。
过一天算一天罢了。
一周前拉萨被围。城内已经无法再接收外界的消息。藏军的平叛部队三个代本,明显比他想象的要坚强的多。喇嘛们的心理攻势没有奏效,这些藏军甚至公然对代表寺庙的喇嘛开火
更不要说兵临城下的华军骑兵部队。
率领藏军平叛的龙厦直接宣布了**和班禅两位至尊的法牒,反倒让擦绒手下的部队开始发生了动摇。
擦绒已经动用了督战队,每天带着人到处巡视,对于动摇分子一律处死
此时此刻,他正是心乱如麻,在外围作为观察点的建筑内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猛然间,对面传来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擦绒的心脏猛地抽紧:莫非是师亲临前线?
很快,对面的大喇叭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广播:“最新战报,我帝国光荣之皇家禁卫军与国防军部队,于蒙古取得决定性胜利,全歼俄罗斯后贝加尔方面军,生擒总司令克罗帕特金……”
擦绒已经如遭雷轰,再也听不见下面的话语。他的眼前一片漆黑,再也无法思考,无法行动,手脚冰凉,只剩下了一个声音在脑海里回荡:“完了,完了”
-----------------------------
新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