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社会之光-《世纪帝国》


    第(2/3)页

    周明根心里自然是充满自豪。

    他是北京事变之后,复兴党上层变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又是风华正茂满心事业的上升期,干的事情又算得上是本行,自然满心都是做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的心思。眼看着自己的计划被最高权力者认可,说不自豪,不激动当然是不可能的。

    “明根,你在法国的时候,参加过第二国际巴黎支部?和拉法格相熟?”

    郑宇突然状似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是。”

    周明根虽然不明所以,但倒也并不吃惊,这段历史本来就是公开的,而郑鹰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直没有表现出太深的敌视。《》

    “你对第二国际怎么看?对伯恩施坦,蓓蓓尔,普列汉诺夫以及考茨基之间的修正主义之争怎么看?”郑宇笑着问道,“听说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内部已经乱成一锅粥……你比较支持哪一派?还是谁也不支持?”

    周明根心里一动,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位青年皇帝。踌躇片刻,他谨慎地说道:“关于社会主义,其实还没有一个很统一的看法,但普遍的看法是以实现社会公平为主要目的。我一向反对布朗基的突击式暴力**,主张走渐进改良的道路,走劳资合作,提倡以法治和议会政治来解决问题,通过国有制主导经济命脉制约资本对国家的控制。”

    郑宇喝了口茶,静静地听着。

    “恩格斯是一向主张和平斗争,希望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的平稳过渡。这一点,我认为是有合理性的。”周明根继续说道,“先帝在日曾经和我有过讨论,提出凡是所谓彻底的运动,带来的往往并不是福祉,而从长期来看并不如以一种所谓的不彻底方式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妥协,改革与守旧的妥协。”

    “目前欧洲的社会主义,按照斗争方式,大致上分为暴力**与和平斗争,前者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为代表,后者以德国的伯恩施坦和法国的饶勒斯为代表,还有很多人一方面反对和资产阶级政府合作,一方面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也并不公开倡导暴力斗争,比如盖得,考茨基等人,而这些人实际上正在逐步转向伯恩施坦和饶勒斯路线。”周明根说道,“如果从目前的形势看,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或者说第二国际,正在逐步转向议会斗争为主的方向。或者说,总体上在走向伯恩施坦提出的修正主义,或者是民主社会主义的路线。”

    “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观点,比如他提出,民主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形式,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他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和其他的一切社会制度不同,不需要靠暴力摧毁才能建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拥有自我更生的能力,但需要社会民主党人通过积极的组织和行动来继续发展它,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他还认为,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模式,只是一种社会进程,社会主义也并没有一个最终阶段,它总是在不断进步。”

    “社会主义的到来或将要到来,不是一场巨大的政治决战的结果,而是工人阶级在其活动的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一整批经济和政治胜利的结果。不是工人所受的压迫、贫困和屈辱大大增加的结果,而是他们日趋增长的社会影响和他们所争得的经济、政治、一般社会和道德的相对改进的结果。”周明根如同背书一样滔滔不绝地说道,“‘我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从混乱中产生的,而是由于工人在自由经济领域中的有组织的创造同战斗的民主制在国家和地方自治机构中的创造和成就相结合而产生的。透过反动势力的一切抽搐和一切挣扎,我看到阶级斗争本身采取愈来愈文明的形式,我正是把阶级斗争即工人的政治和经济斗争的这种文明化看成实现社会主义的最好保证。’”

    “这是伯恩施坦最令我赞赏的一句话。这些观点,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周明根说道,“当然,他也有一些观点需要推敲,比如他认为民主本身就是目的,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相似的两股力量,应该合作来推动发展,等等。”

    郑宇点了点头,又沉默了。

    “明根,你说,复兴党代表什么人的利益?”

    突然,郑宇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话。

    周明根一愣,下意识地回答:“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啊……”

    郑宇看了他一会,点了点头:“那你说,就劳资双方来说,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还是不同的。”

    “我要听实在话,不是口号。”郑宇盯着周明根,表情严肃,“是你的心里话。”

    周明根沉默半晌,开口说道:“劳资双方的利益上头有矛盾,但也有统一的一面。正因为有矛盾,所以要设立劳资组调解关系。说统一,是因为厂子效益好了,才能给工人涨工资,都能受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