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准备!辽东大决战!-《世纪帝国》


    第(2/3)页

    这一套战术的效果是惊人的。

    经过此事,秋山真之的名望扶摇直上,不但在日本联合舰队,乃至在俄舰队之中也成了不折不扣的名人,大受欢迎。

    在大连驻扎期间,日俄方面又针对这种统一共享射击诸元的“火力分队”战术进行了反复演练和完善。

    演练结束,各炮组人员在甲板上整齐列队,由高级军官公布成绩并进行训话。评比落后的炮组,将被扣减当日补给,并承担其他炮组的勤务。到了夜间睡前,各炮组内部将会进行反省,对主要责任人以特殊方式进行“训导”。

    日本海军,以其“月月水火木金金”训练法,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残酷至极的训练。

    由于之前两次海战的失败,海军上下进行了极其深刻的反省,本队的训练又严苛了许多。从军官到水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莫名的烦躁和惶恐,各种惩罚更加价码,上级对下级,前辈对后辈,一言不和就是拳打脚踢。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各舰自杀自残的情况数不胜数,而舰队上层则采取了秘而不宣的态度。

    为了最终的胜利,弱者必须被逼迫成为强者,而实在无法改造者,就只能被淘汰。

    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除了胜利,不需要其他结果。

    萨摩号,司令塔。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背着手,表情阴沉。

    “……司令长官,现在的形势已经明朗,支那海军以避战来拖延时间,等待北方形势的改观。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支那方面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舰队参谋长岛村速雄说道,“现在我们与俄国方面要挽回战局,就只有按照支那人的节奏来进行战争。支那人在拖时间,他们在等待黄海海战遭受重创的残余舰只复原,在等待美国海试归来的战舰入役司令长官,我们不能再等了”

    “联合舰队是扭转局势的唯一希望,即使冒险,也必须投出筹码,否则帝国就只有认输。”岛村速雄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司令长官,马卡洛夫司令长官方面,压力也一定很大。现在再不下决心,坐等战机失去,一旦陆军的长州马鹿把旅顺口攻略搞砸,联合舰队就再无主动可言。无论如何,是下决心的时候了”

    东乡平八郎沉默片刻,开口说道:“参谋长,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不过,正因为联合舰队已经是我们扭转战局的最后筹码,只要联合舰队在,中国人就永远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一旦轻掷,联合舰队战败,这场战争,帝国就只有彻底认输。到了那个时候,日本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这位老将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先任参谋秋山真之海军大佐:“淳五郎,你的看法呢?”

    秋山真之立正鞠躬:“司令长官阁下,您和参谋长所说,都是至理名言。以不才在下看来,联合舰队一直努力逼迫华军在我预设战场决战,这一决策是没有问题的。但支那人不但坐视旅顺被围,还屡屡出海以扰乱我军判断,疲惫我舰队,可见其真实用意在于拖延时间,等待其受损舰船复原,并获取新舰的支援。如果时日迁延,敌军战力越强,我军战力下滑,情况就可能逆转。”

    东乡平八郎目不转睛地看着秋山真之。

    “既然如此,不如尽早发起决战,哪怕要承担华军潜艇的威胁,近岸炮台的威胁,也在所不惜了。”秋山真之来到海图之前,抬起教鞭,“就现在而言,无论是俄方,还是我方,逼迫华军舰队在大连湾和朝鲜近海决战,以发挥我全部战力,方为上策。为达成此目的,我军必须攻其必救。”

    “贵官的意思是……”

    秋山真之嗫嚅几下,脸色有些尴尬。

    “淳五郎,接下来的话由我来说吧。”岛村速雄走过来,拍了拍秋山真之的肩膀,“你这个美国教出来的学生,终究还是顾虑太多了一些。你要记住,战争,是容不得人道的。”

    这位联合舰队参谋长,水雷战专家接过教鞭,在地图上胶东半岛的北部指了指。

    “支那皇帝毕竟年少,其威权初立,民气又因北方大胜而臻于狂热。其国广开舆论,民间主战之声充塞四野,一方面可为国家凭恃,一方面却也是其命门。”岛村速雄朗声说道,“这里,烟台。既然旅顺口久攻不下,我联合舰队对二o三又鞭长莫及,干脆派出一支分舰队南下炮击支那烟台市区,摧毁其沿海设施,如果再不行,就蹂躏其其他近海城市。如果担心支那潜艇和雷击舰的袭击,可配属驱潜特务艇部队和驱逐舰以为屏护。我反潜部队目下规模已足主动出击,支那潜艇难有作为。”

    “支那人方经大胜,现在城市遭袭,必定怨声载道,其政界之人,乃至陆军之人,必借此对海军施加压力,迫使其北上。支那皇帝在北方发动之前将海帅许凡南调,独占北方胜利之武勋,可见其国上层已有裂痕,我方当善用。此刻我联合舰队于胶东之炮击袭扰,必迫使华军海军承受举国压力,而其步骤一乱,我舰队以逸待劳,胜算大增。”

    东乡平八郎看着海图,沉默不语。

    “司令长官,所谓春秋无义战,决定战争谁是谁非的,是胜负,而不是谁更循规蹈矩。”岛村速雄坦然说道,“到了今天这一步,帝国不能胜,就是万劫不复。既然如此,我们也没有其他好说的,一切,都要为了胜利服务。”

    十月九日,夜。

    承德。

    一列全钢列车缓缓停靠站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