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燃烧的海洋(二)-《世纪帝国》
第(3/3)页
由于航速优势,华军迅速赶超俄军编队,密集的炮火从俄战列舰末尾的鹰号,一直向前洗礼,最终又恢复了舰列对战的态势。
在某种意义上,这场战斗可以看作另一个时空总结之后的加强版德国造舰思路,与本时空德国经典造舰思路之间的对撞。
华军的穿甲弹,融合了另一个时空日俄海战和日德兰海战的经验,尤其是参考了德国的延时引信和自爆防止筒,尽量以这个时代中华帝国所具备的技术水准加以体现。而在防护方面,中国的造舰精英,在许凡和郑鹰的亲自干预之下,借鉴了德国二战时期那艘著名的俾斯麦级战舰的防护结构,甚至还借鉴了法国黎塞留级的防雷设计,堪称融众家所长。
华军的综合性一体化舰桥,箱型结构和多层设计,脱胎于另一时空日本的金刚级和大和级,炮塔结构参考了衣阿华级和大和级,综合型火控指挥体系设置则参考了日德兰的德国大洋舰队。
这一场利矛坚盾的对撞,让许凡隐约感受到了某种玄妙的震颤,似乎血液深处的某些东西在呼唤着他,燃烧更多的激情,让这一战成为真正的经典
双方都是这个时代人类科技水准和工业制造技术的巅峰结晶,而操舰的官兵,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拥有最强荣誉感和献身精神的英勇战士。
数百吨的钢铁彼此来去,在对面引起惊天动地的爆炸,在火光中,在水柱的丛林中,体现的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以及最可钦佩的勇气与团结
战争,人类一切美德与劣根的终极体现,最大的勇气与最大的残暴,最高的智慧与最深的卑鄙,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交汇出的经典,必定流传千古
无视前甲板爆起的闪光,在硝烟和烈火中奋战的损管队员,许凡面如铁铸,手扶望远镜,死死地盯着对面马卡洛夫的坐舰。
这艘德制精锐战舰至少挨了十多枚十二寸穿甲弹和高爆弹的打击,居然还在坚持
不,对方的极限马上就要到了
广州号也已经负伤非轻。
俄国自德国订购的穿甲弹由三艘库图佐夫公爵级德制战舰使用。这些装填了tnt装药并以矿浆密封,以高强度高速钢构成穿甲弹芯,外罩软钢风帽的十二寸穿甲弹,从克虏伯主炮中呼啸而出,带着爆裂的呼啸射向广州号。
德国主炮的高初速,强动能,高强度弹体,tnt发射药的强大推力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恐怖的炮战组合。
八千码。
这样近距离的对射,对任何战列舰的防护都是严峻的考验。
来自库图佐夫公爵号和巴格拉季昂号的密集射击,已经在广州级的右舷上部装甲上开了若干弹洞。
广州级不愧是结合了另一时空两次世界大战各国海战经验的结晶,凝聚了整整三十年中各国优秀战舰的设计精髓。船体内部的多层装甲防护,水密舱隔层的三十毫米高弹性装甲,以及优秀的整体结构设计,无一处不是构思巧妙。
打入非要害舱室的穿甲弹,爆炸出来的冲击波和弹片并没有造成太大伤害。而华军厚实的肿部装甲盒,防护着所有要害部位,即使是八千码这样的距离,依然不是俄军使用的德造十二寸装甲弹可以洞穿。
毕竟,现在德国穿甲弹的水平,还比不上十年后的日德兰。
华军训练有素的损管队员,戴着防毒面具,扛着各式各样的损管和消防用具,在轮机舱隔壁的损管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井井有条地清理着各处险情,维持战舰的持久战斗力。
广州级的损管体系,融合了中国海军损管体系二十多年的智慧结晶,损管区的划分,各种损管器材的配置,损管电话'
和信号指挥体系,训练有素的损管队伍,确保了在这场炮战中,广州号尽管一度遭到三艘库图佐夫级的集中攻击,却并没有受到真正严重的伤害。
俄军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坐舰,库图佐夫公爵号。
这艘德国伏尔铿船厂生产,标准排水量一万三千两百吨的德意志级战列舰改型,在这场海战之前的阶段中,充分展示了德国造船工业的严谨和细致,也展示了德国式战舰出色的生存能力。
德国不愧是这个时代人类工业文明的顶峰存在。
在另一个时空,依靠世界顶级的教育体系,德意志人优越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谨刻板的民族性,发展出了世界一流的重化工业科技和工业技术体系。在冶金方面,德意志人的系统性创造力得到了完美体现。
克虏伯装甲,德国特殊工艺制造的强化结构钢,水平甲板使用的高弹性匀质钢,堪称世界最顶尖的合金钢材料。而作为造船业后起之秀的德国人,也把严谨细致的态度完美地体现在战舰设计上。他们的造舰思路,也许在创新和超前上无法和英国人相比,也暂时无法追赶结合了另一时空两场世界大战各国造舰精髓的中华帝国,却非常实用可靠。
第一百二十八章燃烧的海洋(二)
第一百二十八章燃烧的海洋(二,到网址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