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和与战(下)-《世纪帝国》
第(2/3)页
先是“铁血汉民”,“皇汉青年社”等组织在北京发动了几百名“皇汉先锋”走上街头宣讲皇汉思想,高呼“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照例进行了一番“战费募捐”。随后,青年团组织的**宣讲活动展开,数万名青年男女在周日分成几个分队走上街头,热烈鼓吹“解放俄国被压迫之奴隶民族”,“大中华民族解放战争万岁”,轰动北京。
看着这些人不提煌煌大汉之高贵,皇汉们本来还想理论一番,不过看着对方人多势众,又有官方背景,讨论之下还是觉得“先诛梁氏等误国汉jiān方是正理”,随即气势汹汹杀奔《新民丛报》报社,也即公民党总部所在地。虽然外面警察不少,不过这些人也自然有办法,举着“***汉jiān梁氏者遗臭万年”,“皇汉之民皆与***汉jiān势不两立”之类的标语,散发传单,却也不指明骂的是谁,总之大家心里明白。
在北京的带动之下,上海,天津,武汉,成都,重庆,广州,沈阳,河内……青年团,工会,纷纷组织游行示威,宣传主战,反对媾和,“大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口号喊得山响,某些过于ji动的甚至喊出了“***汉jiān人人得而诛之”之类杀气腾腾的口号,直到警政部门干涉才算作罢。
一时之间,主和之人都有些心惊胆颤。
不过,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统治集团上层,主和的意见并没有因这些舆论上的风潮而受到很大削弱。
在很多政府官员,甚至是军人看来,中国固然已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胜利,但困难也越来越多。自古以来月盈则亏,因前期胜利冲昏头脑,后面反胜而败的例子不知凡几。而中国历史上一直对北方民族就没有太好的办法,对北方的苦寒地区在文化思想上有一种天然的恐惧。
很多迫于风潮,嘴上喊着主战的文人和官员,甚至是军人,未尝没有夜间梦到“大军在冰原中艰难跋涉,被突袭而至的俄国骑兵集群击溃”,“重蹈白沟河覆辙”一类的经历。想一想,一旦这支倾国大军在北方崩溃……
在大本营会议上,甚至连江胜和陈宦这些陆军首脑也试探xing地提出“以上乌金思克为前出基地,先固守备为上,集中兵力先下海参崴,伯力和海蓝泡,以及天气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中亚”,“对伊尔库茨克采守势,等待春暖花开再行攻击”。
郑宇尽管下令从中鲜卑利亚方面军抽调兵力加强远东方面军,东鲜卑利亚方面军抽调第八集团军转隶中亚方面军,并将攻击转向尼布楚和海蓝泡,却没有命令在上乌金思克转入守势,而是命令中鲜卑利亚方面军剩余的部队,在短暂的整补之后开始对伊尔库茨克的攻击。
而早在***戈壁战役结束后,他就已经向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地区派出了另一支前出集群,准备直扑俄国在西伯利亚的重要统治中枢新西伯利亚。
他很清楚,只有对俄国始终保持强大的压力,他布置良久的北风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而到了那个时候,俄国也就是万劫不复。
无论如何,他必须坚持。
北京,西山大本营。
德意志帝国海军上将,德意志帝国远洋舰队司令,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弟,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亲王坐姿笔ting。这位亲王在广州上陆之后,乘火车一路向北,在北京与中华帝国的众大佬匆匆一见之后就把代表团分成几组,分别赶赴各战区,自己直接去了威海卫和旅顺考察舰队,港口,探访作战情况。
一直到前几天,这位亲王才汇合了从北方急匆匆赶回来的几位德国陆军军官,前来拜谒中华帝国皇帝郑宇。
对于这位德皇威廉二世唯一的弟弟,德国身份最尊贵,才干也颇为不凡的皇室成员,郑宇当然不会怠慢。不过,由于德国方面强调“低调”,他也打消了以国家元首的待遇接见的想法,干脆也就低调了起来。但是,si下里的仪式和款待是半分马虎不得的。此时此刻,会议室内高悬中德两国国旗,墙上挂着华夏帝郑鹰和德意志第二帝国开国皇帝威廉一世的画像,德意志帝国的三sè旗,德意志陆军和海军的三sè铁十字普鲁士鹰帜,与中华帝国的金龙踏日国旗,赤底火龙战旗,皇家金龙腾云战旗和金龙闹海旗摆放在一起,桌上还多了一座精致优美的保定号战巡船模。
透过保温冷柜的拉门,全世界最昂贵,最古老的白葡萄酒—欧洲王室万金难求的格兰菲雪庄园正宗雷司令,法国最昂贵的红葡萄酒,号称“神之遗泽”的罗曼丽?康帝,西班牙顶级雪莉酒,意大利玛莎拉葡萄酒,德国正宗黑啤酒,中国的国宝级茅台琳琅满目,各种暖棚栽种的时鲜水果一应俱全。
除了郑宇,在座的还有中华帝国总理大臣刘定一,外交部长李经方,陆军部长聂士成,陆军总参谋长江胜,海军部副部长林涛平,海军总参谋部一部部长刘步蟾等文武重臣。
正如另一时空灰常和谐的说法,会谈在亲切与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