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胜利万岁!(上)-《世纪帝国》
第(2/3)页
可也是这个时候,在沙皇统治区,一些可怕的谣言开始传播。人们纷纷议论者自己家的丈夫和儿子在中国战俘营充当苦力可能受到的虐待,议论着沙皇为了一点钱财而无视为俄罗斯奋勇作战的军人。从各地跑到乌克兰的贵族们,资本家,商人和地主,甚至组织了庞大的请愿团,恳求沙皇尽快和中国人达成协议,让自己的子弟早日回乡!
这让沙皇不得不警惕也不得不害怕。这些人是他的统治根基,一旦真的出现问题,他将无法面对红sè苏维埃的攻击。
等到英法传来消息,圣彼得堡苏维埃方面也已经和中国方面多次密谈甚至中国已经向苏维埃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弹药和军需物资,粮食沙皇终于彻底慌了手脚。尤其是当英国人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苏维埃方面的议和条件,沙皇顿时被惊呆了!这比中国方面要求的还要更多!
他一边咒骂红sè革命者是“俄罗斯的叛徒和耻辱”一边不得不放缓了口气,催促拉姆斯多夫“在尽可能少付出点代价的前提下,尽快签掉那该诅咒的停战协定”哪怕“接受中国人的主要条件”。
但这个时候,中国方面反倒表现得不紧不慢。李经方在拉姆斯多夫多次催促之下依然没有lu面,不是“事务繁忙”就是“身体不好”。
中**队的脚步一刻不停地西进,尤其是他们攻陷了新西伯利亚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进一步向鄂木斯克前进。沙皇军队面临着红sè苏维埃的进逼,不得不抽调东方的部队,导致整个亚洲残余领土上俄罗斯居民的全面恐慌,其在车里雅宾斯克以东的整个统治秩序已经崩溃,军队无心恋战。
英法在这个时候,按照维特的说法“充当了中国人的吹鼓手和同谋者”英国驻基辅特派员尼科尔森提出“目前最危险的敌人是苏维埃,而这一片广袤荒凉的土地和桀骜不驯的异教徒土著将让中国人焦头烂额”法国特使劳埃德则坦言“冰雪开化,红sè苏维埃兵临城下,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阻止中国人,而法兰西目前无法对中国开战”。两国特使还进一步半是认真半是恫吓地提到“德国已经表明了态度,准备与中国携手瓜分世界。英格兰和法兰西需要时间来做好准备,而贵国也需要喘息”“只有首先消灭了红sè瘟疫,俄罗斯才能获得拯救”。
维特,这位俄国公认最能干的大臣之一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很显然,法国人对俄罗斯摧毁了拿破仑统一欧洲的梦想始终耿耿于怀,并且在这个时候怀着某种幸灾乐祸的潜意识成为了中国人的同谋”
“英国人一直把俄国视为其世界霸权的最强敌人之一,而一个被严重削弱,又和中德两国有着不可调和的领土争端,只能追随英国来确保国家安全的俄罗斯,正是英国人需要的那种恭顺奴仆”。
沙皇政府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
拉姆斯多夫为首的代表团“如同案板上一条待毙的簿鱼”一般“垂死挣扎”又提出“俄罗斯帝国愿意考虑以贵国原本的提案为基础,对双方的历史和现实加以考虑”“以上帝为见证,俄罗斯帝国愿意表达慷慨的善意”。
但中国方面的回复却是毫无余地“中华帝国政府认为修正后的提案更加符合当前的实际,也是公平合理的要谈历史,我们就谈一谈历史……西元1662年明朝灭亡,之后的满清政权属于部落民建立的伪政权,中方不予承认,而1662年俄国的疆域在东方只抵达喀山……那个时代,诸鞋靶部落对明朝封贡,整个西伯利亚和中亚事实上属于明朝疆域,中方只是收回故土……按照这个原则,分界线应该直接划在乌拉尔…谈现实,敝国事实上已经把据大部分领土拿到手中,顺便说一句,我们刚刚得到通报,鄂毕河上的苏尔古特已经被我方收复……”。
面对如此情况,以口才著称的法国特使劳埃德颇有创造xing地提出“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位于东经三十度,中华帝国首都北京位于东经一百一十度,而拟议中的分界线位于东经七十度附近,正好是两国首都的中位线,这是非常公允的建议”。
这个被维特称为“旷世奇谈”的外交理论被英国特使尼科尔森大为称赞,认为“非常具有建设xing”。这位英国外交老手lu骨地提出“这样也好,俄罗斯可以回到欧洲国家的本位上来,无须分散精力于东方”1“以上帝的名义,欧洲需要俄罗斯”。
为了安抚沙皇,也是为了把俄国彻底拉上英国的战车,尼科尔森代表伦敦方面抛出了致命的糖果“如果俄国愿意加入大英帝国的军事同盟,英俄法,甚至还包括中英同盟体系内的中国,就将对德奥意土,以及德国拉过去的
o兰一立陶宛,罗马尼亚,芬兰阵营重新构成优势”一旦爆发战争“站在胜利者一边的俄国不但可以收回芬兰,
o兰一立陶宛,还可以从罗马尼亚,土耳其获得充分的补偿”而这些富庶的地区“百倍于西伯利亚的荒原与中亚的沙漠”。
对战争已经厌烦透顶,尤其是对圣彼得堡暴民“劫掠了俄罗斯绅士和忠实臣民的财物”导致自己损失惨重而深感愤恨的阿列克塞耶夫海军上将,在其挪用海军军费包养的法国芭蕾舞演员埃尔莎的撺掇之下,也卖力地劝说沙皇“面对现实,俄罗斯对东方的扩张已经难以为继,而回到西方,与英法盟国一起瓜分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重新统一希腊人和斯拉夫人,建设第三罗马才是要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