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裁军-《世纪帝国》


    第(2/3)页

    风餐lu宿顶风冒雪。咱们是战友,是兄弟,是亲人现在他们要走,我们是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全体都有了!”

    “敬礼!”

    刷地一声,手臂的丛林。

    哽咽,痛哭,止也止不住。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骆铃声,路漫漫,集茫茫……”军歌声中,一个个队伍登上卡车,马车,或是徒步,从浸满鲜血的土地撤下来,从战后封闭集训的兵营中走出来,踏上了回乡的里程。

    他们随后会登上军列,回到家乡,接受政府组织的民众,以及自己亲人和邻居们的热烈欢迎。

    他们是英雄。

    戏剧谢幕,曾经的骑士和英雄也依然耍回到油盐酱醋的生活之中。

    无论他们在战场上如何所向披靡,但到了和平的世界中,却依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

    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曾经的一切已经永远改变了他们。

    他们是军人。

    永远都是只是换了一个战场。

    “…陆军部拟定的草案,拟退役四名大将,十二位上将,三十四位中将,八十三位少将,一百八十九位上校……”北京,中华宫。

    皇帝郑宇静静听着对面的陆军部次长岑春暄照本宣科。

    “以陆军部的意见,通过较大比例的军官转预备役,一方面减轻军队的经费负担,减少冗员,避免权责不明导致的官僚化,另一方面可以为新锐军官,尤其是具备新式军事思想的军官腾出位置。军队的规模削减了,很多战时的指挥位置不必要了,番号也撤销了不少,一些因战争需要而建立的后勤文宣等机构要裁掉,这些人与其留在军队中浪费人才,不如转入国家建设的其他岗位。”

    宇点了点头“这个具体方案先再议,但思路我是认可的。退役是一方面,整体转镇边军垦殖,或者转机动警察也可以。对了,机动警察边区的力量归属赵秉钧那边也有点不是个事情,我看还是划各总督区和边防的军政省区直辖,也不要叫机动警察了,就叫安全警察吧,专门负责各边区的内部治安,边防巡逻和缉si,禁毒之类的问题。老毛子不是限制我们在边区的军队吗,我就不上军队,上警察和垦殖团。武器,边区治安情况需要整顿,轻重机枪是要的,手榴弹掷弹筒是要的,步兵炮和迫击炮也得配上,那边马匪强悍嘛…有十万人,应该够了。”

    “是,陛下英明。”岑春暄知道这事情八成又要掀起一阵风云,但也无心深究,还是继续自己准备好的话题“另外,陆军部准备改革薪酬体制。毕竟按照计划…,未来五到十年总体上帝国的外部环境是缓和的,没有之前那么大的战争压力。既然陛下要以经济建设为主,军队也要主动适应。”郑宇静静地听着。

    “原有军人薪酬体系问题有三:第一,级差过大。原有的军人薪酬,上下极差太大。如士兵每月七元,而少尉就达到二十元,少将达到一百元,元帅更是达到三百元。”岑春暄说道“从最上的元帅到最下的士兵,一共多达四十三倍,各种福利待遇相差更是不可道里计。

    当年之所以行此机制,无非因为士兵易求,而军官难求。

    但现在教育大兴,国家又无眼前之战火威胁,薪酬体制的理顺也就迫在眉睫。”

    “陆军部的意思,是准备给下面加薪,还是上面减薪?”

    “基本工资,士兵要少量削减,军官要大力削减,越是上面的减的越多。”岑春暄说道,目前拟定,基本工资,按正常军龄(级内中位数),士兵每月六元,少尉十二元,少校二十五元,少将五十元,大将八十元,元帅一百五十元。”“如此削减会不会影响军队的士气?”“这是臣要说的下一个问题,军队津贴和补贴制度。”岑春暄恭敬地说道“我军之前的津贴体制,基本上就是驻地津贴和战时津贴,主要是边区服役的军人增加占工资15的收入,战时增加占基本工资5

    的收入。这一次改革,陆军部决定采取更加合理,也更加完备的津贴和补贴机制。”

    “大体上,新的津贴机制共分五种:第一,兵种津贴。这种津贴主要针对任务不同的兵种,各自有自己的津贴额度,比如飞行兵最危险也最辛苦,自然最高:飞艇兵其次,然后是工兵排雷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