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盛华学园(下)-《世纪帝国》
第(2/3)页
肖永明和柯山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倒是有些道理······少川看来在国政上头你倒没下功夫。”
顾维钧不卑不亢地说道;“些许浅见,倒是让您见笑了··…··”
“不必客套,”肖永明摆了摆手,“说说我帝国的亚洲政策吧。”
“今日之东亚,便是未来之亚洲。”顾维钧的脸上现出不加掩饰的自信,“我华夏雄踞亚洲文明顶峰两千年而今又以有sè人种独自击垮白人一等强国,文明开化,工商发达,军力强盛,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堪为亚洲民族之表率,也天然地对亚洲未来承担有重要责任。”
“今日世界弱肉强食,不为帝国便做奴隶,这实在是不可动摇的真理。”顾维钧说道“如日本,暹罗之类,名虽独立,实为列强鹰犬,堪称亚洲的伊洛魁人不独害人,兼且害己,实在是由于欧人居心叵测,野心勃勃。我帝国行国政督导,以华夏文明改良东亚落后之文化,以华夏工商统合改造东亚落后之经济,以华夏科教做养新一代东亚之民,正是帝国东亚皇道大义之所在。”
“今日帝国行此东亚联合之亚洲政策一方面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一方面也是情势所限。”顾维钧说道“帝国已经为无庸置疑之一等强国,并且深深卷入国际政治博弈的大局,国家政策必须因势利导步步为营,无须孤注一掷以国运相赌。目前我国家实力所限,还须与列强虚与委蛇,未来帝国实力日强,东亚联合一体牢不可破,帝国以强悍之实力,高举亚细亚独立自强的旗帜,自然可以君临亚洲,成就皇道大业。”
柯山暗自点头。
这些话虽然有些稚nèn,甚至观点也有些偏颇,但大体方向并无差错。更难得的是,这位顾维钧并没有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比较普遍的ji进情绪,相对而言能够从大局出发,以相对理xing的态度分析民族存亡大计,看来倒是个可造之才。
正在这时,旁观的学生中传出一个声音;“顾师兄,你的高论在下已经领教,但实在有些不敢苟同。”
顾维钧也不生气,转过去微微一笑;“世杰师弟,但请指教。”
“在下王世杰,中学部四年级。”十五六岁模样的青年一身利落的华服,对着柯山和肖永明微微一欠身,又对周围人一拱手,“久闻顾师兄大名,于师兄大作也有拜读,往日尝于学会听闻师兄演讲,颇有所得。不过今日却有些话不吐不快。”
“请讲。”
“师兄所言帝国实力不济,当行韬晦之举,鄙人实不敢苟同。”王世杰昂然说道,“我帝国以一国之力·力败三国,倭人束手,暹罗闻风影从,俄国土崩瓦解,而我海陆损失甚微,更有德人来访恳请合作,欧美小国纷纷求购军械,足见我帝**力已堪为世界之冠。”
“当今世界无非是实力竞争,帝国可以收复勃泥,吕宋,河中,鲜卑利亚故土,并非因为帝国韬光养晦,而是因为帝国打出来的赫赫军威!”王世杰的话顿时让很多学生面luji动之sè,“帝国实力已为一等强国,更开疆拓土雄踞东亚,西控
o斯,南临暹罗湾和苏禄海,东临太平洋中线,如此强盛亘古未有,无论是海陆疆域,皆已直逼英帝国,而欧洲人数百年来的殖民扩张经此一役更是风雨飘摇。”
“德意志大帝国与我帝国交好,也非是因为帝国循规蹈矩崇尚和平,而是因为帝国有实力,有决心,也有手段!是因为帝国敢于和英法摊牌,表现出了动摇英国殖民体系的实力与信心!”王世杰说道,“中德两帝国雄踞世界,分属欧亚,正是天作之合。两国携手分割欧亚,英法不足为虑。这个时候,师兄却主张帝国韬光养晦,坐待英法美扩军备战,实在让小弟百思不得其解。
“那以世杰所见······”
“趁热打铁,进军南洋,逼迫英法让步!”王世杰的声音隐有金石交击,“以
o斯一事观之,英法态势已窘,只要不触犯其核心利益,无非丢车保帅。荷属东印度已经是板上鱼肉·荷兰不过欧洲弹丸小国,若我帝国连此等侏儒国家也要忌惮,难扌贞伤国威,也让我本土国民·南洋同胞心寒。”
“若英法拒不接受,则帝国直接对荷属东印度武力解决;英法以武力干涉,则中德顺势发动大战,我帝国兵出河中,截断霍尔木兹海峡,并进一步进军印度;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兵出北非·扫dàng埃及英军;德意志帝国陆军扫dàng荷兰,法兰西等国,进窥不列颠本土;我帝国海军舰队和陆战队则可平定南洋,配合陆军自暹罗攻击马来亚,英属缅甸和印度,并进而登陆澳新地区,彻底瓦解英法殖民体系。”
“以中德同盟的强大实力,抓住美**备薄弱,战争准备不足·法国刚刚开始扩军,英国造舰还需要时间的机会,举国一致再接再励,从眼前的胜利走向更加辉煌的胜利,两年之后·亚洲全境几乎就是我华夏所有,帝国不必再看任何人的脸sè,以如此广袤之领土,行亚洲一体之大政,亚洲国民可沐浴于我华夏皇道光辉之下!”
旁边的很多学生都已经●然如醉,目光灼灼地看着王世杰。
王世杰盯着顾维钧,语气有些不善;“顾学长因何对我帝国强悍之实力,对中德同盟之压倒优势视而不见·只是一厢情愿以韬晦为念?须知这韬晦·是换不来胜利,也换不来国上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