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巧妇难为无米炊-《狗官》


    第(2/3)页

    “都是德雷泽步枪,有三千支,子弹一百万发。  另外,还有五门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加农炮。

    ”辜鸿铭兴奋地说道:“有这些都是好东西啊!有了它们,可以一解眼前之愁了!”

    “价格和违约金呢?”见辜鸿铭没有谈到这个,和珅急急又问道。

    “德雷泽步枪每支六十两,子弹十万发是送的,另外九十万发大概在十万两左右,加农炮每门五千两,并送开花弹一百颗,实心弹二百颗。  违约金为总额的十分之一……。

    ”

    默默计算了一下,总价差不多要三十一万两左右,这么大一笔巨款让和珅吃了一惊。  但是,和珅考虑了一会,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让辜鸿铭立即回复威廉,接收这批军火。

    因为他仔细计算后,觉得这三十多万白银花得还是值得,如这批军火到手,不仅解决了眼前地困难,更能让自己放手再招一批乡勇。

    另外,辜鸿铭所说的那五门大炮更让和珅心动,要知道现在还没有哪个国家肯把大炮这种武器卖给中国,如果他手上有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保住上海的把握就大多了。

    因为货已经在路上了,只不过目地地变更了一下,不出一个月左右,和珅就接收了这批军火。

    有了这些东西后,和珅的心顿时定了许多,更让他开心的是,当华尔陪着他一起验收这批军火的时候发觉,这些德雷泽步枪的子弹与美国的步枪子弹还可以通用,这样一来,等于一举解决了他两个大难题。

    再瞧着那五门个子虽然不大,却结实异常的野战加农炮。  和珅摸着触手冰冷,青光发亮的炮体,更是笑得嘴都合不拢。

    有了枪,又有了炮,乡勇地规模近一步加大了许多。  虽然还是三个营,但人数从每营五百人变成了一千人。

    接着,根据刘铭传的建议,又从原来的那些乡勇里抽调了一百个骁勇可靠的人作为亲卫队。  这样一来,和珅就拥有了整整三千一百多人的全火器武装。

    同时,制造局的建设也在抓紧进行,机械厂的母机已经到了上海,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并在一些洋机械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初步生产。

    虽然限于生产条件和水平限制,机械厂还造不出什么好机器来,但一些基本地机械修理已经不在话下。  特别是乡勇所使用地枪支等维修等等,已经可以交与机械厂做了。

    考虑到威廉即将要到上海,军工厂也被和珅提前放在了建造前列。  为了办这件事,和珅特意让辜鸿铭停下了其它几个项目的洽谈,专心筹建军工厂地机械采购工作。

    这一切。  都在有条有理地进行着,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  可没多少日子,一个大麻烦又来了,让和珅没有愉快多少天的心情一下子从山峰跌到了谷底。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瞪着不可思议的眼睛。  和珅一手抓着茶盏呆立当场。

    “中堂……我们没钱了……。  ”胡光墉哭丧着脸重复道。

    “没钱!怎么可能!”和珅不信地问道:“前些时候你不是还告诉我,商行有三百多万两白银么?另外,我从海外带回来的那些银子不给交给你了?还有……朝廷拨下来的那些银子呢?这么多银子,怎么会没有了?”

    “中堂!我们真地没钱了!”  胡光墉急忙解释道:“光是这些时候制造局采购机械、建厂、募工的开销就花去了近二百万两。

    您买军火又用去了三十多万两,再加上乡勇的军饷、制造局上下的薪金,另外……还有今年生丝的采购等等,如今帐面上只有十万两也不到了!”

    “十万两?”这个数字让和珅感到头晕目眩,在个人来看。  这十万两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但在制造局这个大摊子上,这十万两能不能挨得过去一个月都不一定。

    胡光墉怕和珅不信,甚至把手中拿着地帐本也交了出来,并说道:“中堂,您这些天一直忙着,您或许还不知道吧,朝廷自您到上海后就拨了一笔银子下来。

    之后一两银子都没见着。  这几个月。  不论是军饷还是其它开销,用的都是商行的底子。  再这么下去,别说制造局了,就连商行都要垮了……。  ”

    “什么!朝廷没拨钱?前些时候……户部不是都把银子批下来了么?”和珅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急忙问道。

    “回中堂……批是批了,但没交来一两银子啊!”

    和珅一听顿时什么都明白了,看来朝里的那些家伙明着没来,暗地里却给自己来了记釜底抽薪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