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归京城事与愿违-《狗官》


    第(2/3)页

    看了看略有所思的和珅,咸丰轻声问道:“爱卿,朕这些话你可明白?”

    “皇上夺情苦心,奴才已经明白,奴才断然不负皇上厚望,鞠躬尽瘁,以报天恩。  ”和珅连忙答道。

    咸丰满意地点了点头:“明白就好……明白就好。  你心中不要怪朕不讲人情,夺情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长毛势大,虽然江南战局有所好转,但中原腹地危机四伏,国事如赴薄冰,只有君臣一心放能平定乱局,中兴大清啊!”

    “皇上如此看重奴才,奴才心中感激不尽。  ”

    似乎很满意和珅的回答,咸丰笑了笑,坐了下来,端起奶子喝了几口,轻轻放到一边:“爱卿之才朕深知,但见爱卿在江南之功就可见一斑。

    如果国家正需要爱卿此等良臣辅助,朕身边少不了爱卿啊!”

    咸丰今日一改常态,说话地语气和口吻让和珅有些摸不准。  虽说下了夺情,但作为皇帝也用不着如此解释,而且还把自己抬得这么高,难道他另有什么用意?

    和珅偷偷地看了咸丰一眼,一时间也猜不出他究竟想说些什么,也不明白今天把自己召进宫的目的,只能顺着咸丰的话谦虚谨慎地回答着。

    “虽说朕夺了你的情,但爱卿之心朕依旧不能不考虑,如朕强要爱卿回江南去,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

    恰好杜受田前日告老还乡,爱卿与他都是朕地老师,以朕看,爱卿就留在京中,接任杜受田的职务。  并领礼部、署理工部如何?”

    “杜受田告老还乡了?”和珅这些日子大门不出一步,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老对头的事,听咸丰如此说,心中既有些高兴又有些感叹。

    这下,和珅才明白咸丰绕了这么一大圈的用意,原来是想把自己留在北京,接替杜受田,并任两部尚书。  留在京城和珅是心甘情愿地。

    但考虑到上海那边,和珅又怕自己辛辛苦苦建起的制造局等给人做了嫁衣,不由得忧心忡忡。

    “皇上如此厚恩,奴才感激淋涕……。  ”不过,皇帝已经说了话,和珅也只能叩头谢恩,但同时也巧妙地探了探咸丰,江南与上海那边以后怎么安排。

    出乎意料地是。  咸丰早就做好了准备,告诉他决定按和珅前些日的折子,把左宗棠、王有龄、辜鸿铭等人从署理转为正职,并升王有龄为江苏巡抚,辜鸿铭兼任布政使。

    “爱卿这下可放心了吧?”咸丰笑道:“朕让你署理工部。  也是考虑到制造局一事。  制造局是爱卿一手建起来的,换个人别说爱卿了,就连朕都不会放心。  ”

    这下和珅心头大定,确认咸丰的安排不是出于谁的阴谋。  的确是为自己着想。  感激之间连忙向咸丰谢恩,并说了一大堆高瞻远瞩等马屁话,把咸丰拍地舒舒服服。

    见和珅欣然答应,咸丰的心情舒畅,乐得笑出了声,针对江南地细节安排,还特意让和珅提点建议,免得人员调配不当。  致使江南情况恶化。

    咸丰的安排很对和珅之心,虽然他暂时回不了上海,但整个两江依旧暗暗控制在自己手中,有左宗棠担任两江总督,王有龄任巡抚,辜鸿铭以布政使掌制造局是最好不过了。

    有他们在江南帮着控制大局,和珅在京城遥相呼应,局面甚至要比以前更好。

    可仔细琢磨。  和珅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以他对咸丰的了解,应该没有如此大的魄力。

    而且在人员调配上,虽说是借用了自己前些日的上折建议,但调整地如此到位合理,也不像是咸丰地用人能力啊!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缘由么?”和珅忍不住暗暗想道,可怎么琢磨都琢磨不出有什么暗机藏在里面,再听咸丰主动让他提议江南细节安排,和珅心头不由得一动,出言试探起来。

    “皇上如此安排甚好,奴才心中佩服不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