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急出兵千里求援-《狗官》
第(2/3)页
“刚才本帅见独有你未出言劝止。 是否已经明白此次出兵的原因?”左宗棠瞧着站在面前的刘铭传,淡淡地问道。
刘铭传抱拳答道:“秉大帅,标下并未悟到原因。 ”
“哦,那你为何不与众将劝阻与本帅?”
刘铭传坦然回道:“大帅,您知道我本是于中堂属下,中堂大人并不是夺功嫉贤之人,而且中堂与大帅多年交情,断然不会做出此等事。 虽说标下不明白中堂为何如此下令。
但以标下看。 中堂这么做定有他的原因,何况大帅也认可了中堂所令。 我等将官之要执行大帅之令,办好自己地差事即可……。 ”
左宗棠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点点头,说道:“省三不愧是君实兄所荐之人,好!有大将之风!”
“大帅,如此夸奖标下断不敢受,如大帅无事,标下要立即回营安排去了,免得误了大帅出兵时辰。 ”
左宗棠摇摇头,摆手道:“省三,你暂不用回营,此次出兵你不随军,我这有一要事让你去办。 ”
刘铭传疑惑不解地瞧着左宗棠,他作为新军将领,领着一营之兵,大军出征却不让他随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左宗棠把他招近身前,压低着声音说道:“你营由副统领暂代,你立即带一百亲兵前往安徽、湖南之地,速去见李鸿章、曾国藩两人,让他们的大军急急往江苏方向靠拢,吸引长毛主力,为我军北上减轻压力。
”
刘铭传连忙应声接令,但他也觉得有些奇怪,这些事一般只要派个小校就行,为什么非得要自己一营统领出面呢?
左宗棠拍了拍他肩,无奈地苦笑道:“省三啊,你是君实兄的人,李、曾二人都是知道的,你也清楚,本帅与涤生之间颇有不快,由你出面……呵呵。 ”
“大帅。
标下明白!标下这就带人前去,定不负大帅之托!”刘铭传这下知道了左宗棠地意思,左曾的矛盾难以调和,他作为和珅的心腹是最合适的人,何况李鸿章又是曾国藩地弟子,左宗棠军中要挑出能在他们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还非自己莫属。
左宗棠的大军很快就拔营出发,沿江苏海岸线向北攻击。 绕扬州,进淮安,千里奔袭,直插天津方向。
大军行路未有百里,左宗棠就接到了和珅派人送来的信,信中所言果然与他所想一致,看来英国的确是故伎重演,弃广州偷袭天津。 妄图威胁京城安慰。
骑在马上,眺望着北方。 左宗棠不知道自己如此急行是否能在英国人之前赶到天津。
接触过现代武器威力,并已用新式军事方法组建新军的左宗棠比任何人都清楚英**队的强大,在这些强大的敌手前,要靠北方地八旗和绿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就算有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协助,也是凶多吉少之数。
一想到那些拥有铁舰利炮,并手持洋枪的英**队,左宗棠就心惊肉跳。 他怕自己赶到时天津已落入敌手,如此一来北方大门一开,整个京城就直接在敌人的威胁之下。
心急如焚的左宗棠这路上根本顾不上休息,指挥大军披星戴月向天津赶,但这一路走的却是异常困难,常州之后就是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处处都有敌人踪影出现,三十里一小仗。
五十里一大仗,要不是太平天国正在内乱,群龙无首缺乏调度地话,左宗棠地大军根本就冲不过去。
倚仗着洋枪威力,和行动的突然性,左宗棠好不容易才冲破最后一道防线,总算跳出太平天国势力,进到直隶地界。 但出军时地一万八千人。 却死伤了四千之众。
战斗力足足锐减近二成之多,可谓损失惨重。
“大帅!兄弟们几日连战疲劳不堪。 还有好些受伤的兄弟只做了草草包扎,急需就地救治。 如今我军已到直隶,是否能先扎营休息?”
“不得扎营!全军继续向前,大军不到天津谁敢止步,本帅就要他地脑袋!”左宗棠挥着马鞭就给了向自己建议的军校一鞭,红着眼大声怒吼。
各将官面面相觑,左宗棠的命令是打通南北之道,但这几日下来大军是不顾伤亡拼命向前冲,一路上许多受伤的弟兄们都没来得及救治,有些还落到太平军之手当了刀下之鬼,让各人心中愤愤不平。
如此带兵,是从来没有过地事,哪个将军不爱惜自己手下士兵的?左宗棠这么做简直就是不顾手下死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