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多尔衮的吃惊-《我的明末之旅》
第(2/3)页
让张丰稍稍放心的是,上次缴获鞑子的红衣大炮都被搬上了城墙,装在城墙上,炮口正对着远方。
这种大炮虽然笨重,又比较落后,但总比没有强,利用得好,还是能打死一些鞑子。
另外,三十门没良心炮也已经上了城墙,这是杀人的大利器,守城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箱一箱的手榴弹,不少已经搬上了城墙,参与守城的两千多青壮,大家的主要任务就是鞑子攻城的时候往城墙下丢手榴弹。
“总兵,您看,下雪了!”
张丰伸出手,打在手心的全是雪粒,没有雨水,张丰稍稍放心,如果是下雨,那比较糟糕,下雪就要好很多,至少火药一般不会受潮。
城内。
老百姓们已经知道鞑子准备攻城,不少老百姓已经被发动起来,帮着大家守城。
城内的一处空旷地,正有数百青壮,这是新发动起来的青壮年,年纪从二十余岁到四十几岁不等,比那两千余青壮年纪要求稍微低一点,四十几岁的都有不少。
几名战士,正在临时教学,教大家怎么使用手榴弹,上了城墙之后怎么躲避鞑子的箭矢,怎么自我保护安全等等。
面对十万鞑子,近两千战士,再加上原来的那两千余青壮,张丰觉得,还是人数有一点嫌少,于是,一大清早就开始动员,迅速组织了两、三千青壮,分成好几拨,每一拨数百人,正在进行临时培训。
一排行军大锅已经支起来,火苗舔着锅底,炊事班的战士正在做早饭,当然,部分炊事班的战士已经上了城墙,拿起了火枪,现在则是很多老百姓在帮大家做饭。
上午时分,鞑子发起了首次攻城。
约数千鞑子,领头的是重甲兵,拿着厚盾,后面是一、两千弓箭兵,数千骑兵远远的做好准备,这是鞑子攻城的老套路,多尔衮暂时也是用这样的攻城套路。
天津卫城北,地势开阔平坦,鞑子从这里发动了第一次攻城,远处的一处缓坡上,高不过一、二十米,多尔衮的主帅大帐正设在这里,帐前,多尔衮亲自看着鞑子攻城。
不得不说,不愧是满清精锐,攻城方阵整整齐齐,井然有序,重甲兵排着整齐的的队伍,缓缓的朝城墙推进,后面跟进的弓箭兵则搭箭张弓,只要距离近了,马上要开始射箭。
多尔衮是悍将没错,足智多谋也不错,但对张丰这个对手显然不熟悉,采用的是攻城的老套路。
城楼上,张丰站在那里,居高临下,看着那些鞑子兵。
上次,面对一万余鞑子攻城,鞑子也是重甲兵,拿着厚盾,后面是弓箭兵跟进,火枪的射击大打折扣,这次还会一样吗?显然不一样。
这次,城头上不但架设了缴获鞑子的红衣大炮,关键还有没良心炮,鞑子的攻城队伍距离城墙足足还有三百米,张丰就开始下令开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