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魔巴王国成立-《乡村少年》


    第(2/3)页

    在华夏国,跳大神,傩戏,都不能带大厅广众下进行,这被zheng  fu称为是封建迷信。

    缅甸这个国家不大,但却多山。野人山当中大量莫名难解的自然现象和谜题,使得巫术得以在这个落后的国家得以延续和传承。

    不管是称为魔巴,还是称为巫师,丑陋是这个行业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巫师的丑,主要是因为他们戴了面具。

    在面具上刻上动物的形象,如牛、羊、虎以及饕餮、龙等之后,巫师只要带上面具,就意味着与动物合而为一,具备了动物通神的能力,具备了向鬼怪挑战的能力。这时候的面具,不再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而是神力的化身。要驱逐鬼怪,首先要吓唬它们,所以面具造得总是特别恐怖。

    李泽厚说:“各式各样的饕餮纹样以及以它为主体的整个青铜器其他纹饰和造型、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

    面具的应用首先是驱鬼,比如皇家驱鬼师傅方相氏,在工作的时候就戴着这种面具。他用的面具是黄金做的,有四个眼睛。在作法的时候,身上披上熊皮袄,也真有点熊人合一的感觉。

    国家控股的巫术当然用得起昂贵的道具,但是民间巫师就不可能这么“牛”了。好在只要面具的形象到位了,质地倒不是最重要的,巫师们经常用皮制的或木制的面具,价钱便宜,样子也摆得过去。民间巫师们要靠捉鬼混饭吃,每到年关,就挨家挨户地上门驱鬼,以弄点零花钱,或者讨杯酒喝。为了让出钱的主儿开心,不仅捉鬼捉得特别卖力,还往往会有些娱兴的曲艺节目。

    像汉朝流行的大型惊险娱乐杂技节目蚩尤戏,就是表演者戴上牛头面具,进行摔跤比赛。演得好的,还有机会到首都长安进行汇报演出。鬼怪固然要赶,但生活也仍然要继续,也许这就是古人对待宗教信仰的基本态度。

    密支那,雷蒙家的小树林里,密密麻麻的聚拢了带着孙悟空面具的黑袍巫师。

    站在黑夜树林高台上的雷蒙,带着黄金的悟空面具,穿着一身高贵的宽大的黄se法袍。

    “我的三百五十九个孩子们,感谢你们对缅甸的热爱,感谢你们对上古巫术的忠诚!”凌晨时分,雷蒙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传的很远。梦魇一样的魔音,像是神灵的召唤,瞬间点燃了下面的人群。

    “大魔巴,永恒!”双手伸展向空中,目光火烫的看着站在高台上的雷蒙,三百五十九人一起疯狂的嘶吼。

    “一群傻鸟!”诺沙也像其他巫师一样,做着相同的动作,但心里却在暗骂。想想父亲的大业,诺沙不由的热血沸腾。诺沙甚至想,如果让这三百五十九个魔巴拿上武器,然后配合上巫术,那样是不是更加的令人胆寒呢?

    “我的孩子们!我们作为上古巫术的传承者,这么多年隐忍!如今,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魔巴王国!那就让我们用敌人的鲜血,用我们自己的鲜血成就我们魔巴王国的伟业吧!”雷蒙的声音醇厚,但却充满了磁xing和蛊惑力。

    “魔巴王万岁!魔巴王国长存!”近乎发疯一般的嘶吼再起。

    “我们尊敬的魔巴王,请你下命令吧!我们愿意听命于你,我们愿意将我们的金钱、荣誉、女人、孩子、生命都交托给你。请你发号施令,我们去为你攻城略地,成就我们的魔巴王国!”

    诺沙混在人群中,大声而又响亮的尽情表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