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因幡战的序幕曲(上)-《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第(3/3)页

    片山盛长玩短刀出身,倒是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对于这支新编的铁炮团也算是尽心尽力,听得政衡提问,答道:“主公,这铁炮不太好用,遇到潮湿天气常常出现哑火的坏处,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好练。”

    故作大人模样的片山衡长点了点头说道:“用起来是挺麻烦的。”他如今不过十岁,却因为早早跟随伊达政衡,还是他的亲卫出身,成为了一方城守,现在更是成为坪和武士团的军团长。

    片山盛长溺爱的看了一眼片山衡长,当年要不是为了让片山衡长吃饱饭也不会弃竹内氏成为政衡的家臣,一步走对,步步高升,不曾想到当年的一小步,会有现如今父子两人俱都成为一团之长的日子。他接下来说道:“再麻烦,花几个月时间也能够练出来。从现在训练的情况来看,一个铁炮兵练出来七八个月就能够上战场,若是在铁炮上端挂上一把短刃,近身肉搏也不惧怕。主公,您也知道,要训练一个合格的战兵,没有个三五年时间上不了战场。同样的,大多数正经的武士都是从小训练的。”

    片山盛长口中的正经的武士是传承数百年的武家子弟,他们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训练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武士,不过他倒是不敢将刚才的话语说出去,要知道伊达家中充斥着大量不正经的武士,伊达家的上层之中也有不少是不正经的武士,例如掌控着准军事军团警察总司的草间总司是山贼出身、步兵唯一的上野政长是挖铜的等等人物。

    政衡倒是没有发表对片山盛长的口误的意见,其实在伊达家中正经的武士和不正经的武士之间的矛盾早已有之,还有各种山头之间的矛盾,例如备中出身看不上其他地方出身的武士,吉备四国出身又看不上其他地方出身的武士,周防、长门人和出云人的矛盾,等等,只要都在一定的秩序之下,他乐意见到这种矛盾的存在,更加的增加竞争力。

    伊达家大量扩编部队,使得伊达家的军队的素质一时间提高不上来,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伊达家的军队会逐渐的衰退,要知道政衡所实行的兵农分离的军制有一个巨大的弊端,那就是难以更换。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加,军团的素质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扩编火器部队正是看中的容易训练这一点,大量装备了铁炮的部队不用考虑素质问题。

    政衡不时和片山父子谈论一些关于铁炮建设的意见,正要说些什么,突然户泽白云斋突然来到,递上了一份奏报,等候在一侧。政衡颇有一些不解,要知道如今畿内大战一触即发,多数时候应该是服部父子前来汇报才对,他打开奏报,看了一眼,便将奏报递给了片山盛长。

    片山盛长接了过来,看得仔细,道:“时机到了。”他是参加了年初的军事会议的,也知道开春之后要对因幡、但马动手,今日他邀约政衡前来巡视铁炮团的用意便是想要在即将到来的因幡、但马之战中建功立业。

    原来,奏报中所述。日前,武田高信遣弟又三郎率领三百军势挑衅但马国门户芦屋城,芦屋城主,同时又是但马四天王之一的垣屋越前守续成的嫡孙光成不顾家老反对草率出击,导致芦屋城空虚。芦屋城被武田高信偷袭得手,垣屋光成仓促回军中武田高信埋伏,垣屋军惨败,千余垣屋军被击溃,伤亡超过一半,垣屋家的嫡孙更是被砍了脑袋。

    自己的嫡孙垣屋光成砍了脑袋,垣屋续成当然是不肯罢休,要知道垣屋一族虽然家大业大,子嗣繁多,不过第三代中唯有光成一人看起来还算不错,要不然也不会被遣往芦屋城历练。

    如此,白发人送黑发人,垣屋续成知晓单凭垣屋一族是万难对付不得武田高信得,马上遣使邀请另外三大家主太田垣辉延、八木丰信、田结庄是义共商反抗武田高信的大事。

    新一轮战事即将展开,政衡切入因幡、但马的时机也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