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征战天下】-《唐朝那些事儿》


    第(3/3)页

    一找,还真有一个“名将”没有被派去吐蕃前线,现在正闲赋在家,此人就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龙门农夫薛礼薛仁贵了。

    高宗朝名将本就不多,现在正是朝廷用人的时候,竟然没派他去?原因大家想必也有所了解:最近五年,薛仁贵先是大非川战败全军覆没,再是熊津都督府在其手中沦陷,无论主要原因是否在薛仁贵身上,其作为大军主帅,未能为皇帝分忧,且丧师失地,都是不能逃避的责任。

    皇帝李治对薛仁贵还算是仁慈的,仅仅是罢免了他的所有官爵、削职为民而已。朝鲜半岛上形势已经很明了了,呈胶着状态:新罗经过几次战败,想再有更大的举动是不可能了;大唐被吐蕃牵制了主要精力,想从新罗口中夺回更多的地盘也是不可能了。

    反正薛仁贵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派到半岛去,能为大唐夺回一点利益最好。即使夺不回来,也损失不了什么。于是,薛仁贵就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被起用,领兵前去应对新罗。

    皇帝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决定了薛仁贵此次出征只能靠自己了。此时的薛仁贵已经是61岁高龄了,作为戎马一生、名誉古今的高宗朝第一名将,竟然在晚年接连出现重大失误,对于英雄的薛仁贵来说,这是不可接受且必须要消除的耻辱!皇帝的态度注定了他难以从国家得到更多的支持。

    我已经老了,雄风犹在、奈何体衰!朝鲜半岛上,我留下了诸多的辉煌:驻跸山下,我单枪匹马扰乱15万高句丽大军;金山大阵,我一马当先击溃10万高句丽大军;壮年时的我,策马疾驰、所向披靡、无人可挡!壮年时的我,以少击多、摧锋陷阵、横扫万军!我从不畏惧,万千敌军,我薛仁贵视为草芥!……彼时的我,以一己之力便能取胜。

    此时的我,无可匹敌之勇不复存在。薛仁贵很看重这次的任务,胜了,不但能够夺回大唐失去的熊津都督府及其他领地,而且还能重新恢复自己的威名。

    薛仁贵虽然多次在朝鲜半岛领兵征战,对当地的地形、路线比较熟悉,但是为了万无一失,他还是为自己找了一个帮手——金风训。

    金风训,新罗人,在唐新罗留学生,其父为金真珠!金真珠在新罗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与金仁问(李治曾封其为新罗王以取代金法敏)、金钦突二人同为新罗王金法敏即位初期三大大幢将军,位置仅次于新罗第一名将、太大角干金庾信。

    绝对的栋梁之臣!绝对的高层核心!按理说,又是高干之后,又被国家送到大唐留学,应该效忠于新罗并回报新罗给予的培养,但是为什么金风训却要帮助薛仁贵来打自己的国家呢?

    因为他的父亲金真珠被金法敏给杀了,故与金法敏结下了深仇大恨!所以,他答应帮助薛仁贵也就不奇怪了。顺便说一句,其父金真珠之所以被杀,是因为身为高官却不处理政务且整天吃喝玩乐。

    更重要的是他还为自己的不称职行为找了个蹩脚的借口——身体有病!结果,被金法敏一怒之下杀了,并灭了九族。“(金真珠)诈称病,闲放不恤国事。遂诛之,并夷其族。”

    金真珠欺君罔上、不务正业、作风不正被杀也是自找的,但金法敏灭了人九族,就有点过了。金风训看到有机会跟着大唐当时第一猛将回去报仇,当然不会拒绝薛仁贵的邀请,于是,就为部队做向导当——前头带路,杀回去。公元675年9月。(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