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党争-《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2/3)页
一时间,以文彦博为的文党、韩琦为的韩党,开始慢慢地积累势力,在朝堂上明争暗斗,无不是剑指内阁辅之位。
作为皇帝的6承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争归争,只要不犯错就行了,要是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朝廷的利益,6承启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当然,6承启也不会再像以前那般直截了当,拿人下狱,罗织罪名然后判刑了。这样做不划算,还容易使君臣隔阂。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面子是互相给的,你做错了事情要罚,那就贬谪吧,只要不是大错的话。人是会成长的,再大挥屠刀已经不适合了。
贬谪是6承启现在最常用的手段了,那是因为吏部考核制度和监察司暗中考评民意相结合,已经成了一个体系,能决定官员的升迁。
考评优上、优、良上的,自然升官;考评良、良下的,继续呆在任上,但下一任期还是良、良下,那只好再贬一个品阶了;至于考评是差的更不用说,直接贬官。
一般来说,在朝堂上动歪心眼的,对百姓都不怎么好,这个考评制度自然适得其所,三年一降,反正你不用心对待百姓,朝廷也不会好生对待你。你已经忘了怎么治理地方,对待百姓如同仇寇,等你降到十品官了,相当于一个小吏了,更是声名大损,走到街上连头都抬不起来。你还别说,这些年来真的就有这样的官员,已经退成了十品官,想靠朝中的人打点救一救都难。为何?吏部尚书吴显祉是皇帝的人,没有皇帝点头,你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十品官要是升官了,被监察司查了出来,吴显祉都要受到牵连!聪明人是不会做傻事的,吴显祉自然不肯这般做了。
这一招,直接打在了官员们的七寸上,让他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幸亏有大量十品官相助,不然的话,他们就是有三头六臂,都不能治理一个地方。
而6承启新创的官制,一任地方官卸任后,就连十品官都要跟着卸任。先前小吏之所以敢阳奉阴违,就是仗着地头蛇的势头,现在6承启连这个漏洞都堵起来了,哪怕数以十万计的十品官叫苦连天,还是徒负呼呼。
当然,这样一来吏部的工作量就更大了,不过6承启也不是死命往里用人的皇帝,很快便给足了吏部编制,也总算能顺利运转。
反正现在大顺的科举,两年一考,还怕没有进士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