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还乡-《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2/3)页
6承启好像被人抽空了身子,满眼出神地想着,下一任内阁辅该选谁了。
这是君臣之间的把戏,徐崇光今年已经七十有五了,若是按照大顺的常例,七十而致仕,但很多人却偏生一直干死在任上。
若不是徐崇光心系江南,或许早在五年前他就请求致仕了。
位极人臣,还能再进一步吗?显然不能,近些年来,内阁辅,少傅,兼任同知枢密院事,加封观文殿大学士,徐崇光早就风光到了极限,就算6承启再优渥对待他,也封无可封了。
说是辅,其实就是被限制了相权的宰辅,徐崇光哪里还不知足?
他这一回是真的要辞官,告老还乡的了。毕竟现在天下太平,江南一事根基已定,再也不能扭转。他徐崇光的大名,一定会留在青史上的,做官做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不满足?
现如今,辽国和女真已经打出了真火,很快就会把大顺卷进去了,要是现在不致仕,日后再请求致仕,就不那么完美了。徐崇光请求致仕,很大程度是因为私人原因,但也有公心所在。这两年来,他的精力下降得太厉害,就连江南也差点顾不周全了。与其勉强支撑,临老毁了声名,不如激流勇退,流芳千古。内阁十二大臣,最老的也已经到了六十多,足够担任起辅的地位了。他的得意弟子林镇中,更是能独当一面。这样的话,他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
6承启也明白,他夺情后,徐崇光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奏折,他才能勉强应准致仕。
不然一次就批准了,岂不显得他这个皇帝太无情?
用臣子就好像用手纸一样,用完就丢。这让下面的臣子怎么看?
果然不出所料,徐崇光果然是铁了心要走人,三天里连上三封奏折,6承启最终“不得已”才批了个准字,还当即拟了道圣旨,让他风风光光还乡,赐下金银,何止百万?
“你是说,陛下已经准了徐崇光致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