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杨总督要来-《明末强梁》
第(2/3)页
王启年忧虑地看着许梁,拱手道:“大人,我看这宋时文定是个心胸陕隘之辈,此次大人得罪了他,难保宋时文不会在三边总督面前嘀咕大人的坏话。大人不得不防。”
许梁撇嘴道:“启年你过虑了,那三边总督杨鹤早就看我不顺眼了。宋时文在他面前有没有编排本官的坏话,结果其实没什么两样。不过,好在本官如今也是从三品的参政,并不是杨总督想捏就捏的软杮子,杨总督想要对付我,还要掂量掂量后果。”
众亲信听了,缓缓点头,脸上都露出欣慰的表情。的确,许梁如此年轻却身居高位,可以说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跟着这样一位潜力十足的大人,几位亲信都觉得很有盼头。
许梁与众亲信说笑了阵,吩咐陆一发和黄道周道:“陆兄,道周,平凉府是咱们的大本营,不容有失,如果没有其他要紧事,陆兄和道周就尽早返回平凉府去,稳定大局。”
陆一发和黄道周听了,郑重地起身,沉声应道:“谨遵大人吩咐。”
两人留在别院里等许梁回来,原本也没什么要紧事,如今得了许梁的指令。便识趣地告辞离去。
待两人走后,王启年走到许梁跟前,放低声音道:“主公。关于那个江文书,下官觉得。留着他在,总归是个祸害。”
许梁眼中精芒一闪,看着王启年,道:“启年,你的意思是?”
王启年的脸色转眼间变得狰狞起来,做了个下切的手势,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许梁听了。闭上眼睛沉吟许久,睁眼,瞟了王启年一眼,淡淡地道:“这事你去安排,必要的时候可以找按察佥事何大人帮忙。”
王启年肃然拱手,默默地退了出去。
安排了处理江文书的事情,许梁接下来便没什么大事了。由于秋闱科考要三天时间,西安府的各个衙门都将关注重点放到了秋闱这件大事上,是以三天许梁也就过得波澜不惊。
唯一的新鲜事便是那个江文书按察使司的大牢里自杀了。
那是在秋闱的第二天,从按察使司衙门传出消息。江文书死了。
按察佥事何准特意为了这事跑到许梁别院来,郑重地告诉了许梁。许梁不以为意,乐呵呵地听着。
何佥事见状。便轻描淡写地点了一句:“按察使邓水清知道江文书自杀的消息后,显得很愤怒。”然而看了看许梁,道:“如果邓大人再撞见许大人如此满面春风的笑容,只怕会气得吐血。”
许梁撇嘴,笑道:“本官是布使司衙门的,邓按察使气得吐血与本官何干?”
何佥事道:“大人,下官怕他会怀疑你!”
许梁听了,表情就更加不屑了。
“怀疑?怀疑有个屁用!按察使司办案也要讲究个真凭实据。”许梁如此说道。
何佥事听了,便垂下眼眉。意味深长地打量着许梁。忽想起什么似的,问许梁道:“大人。下官听说明日三边总督杨鹤要亲自到西安府来查看此次秋闱的情况。”
许梁一愣,随即脸色就变得难看了。虽说如今陕西没了巡抚,一切事务都由三边总督杨鹤兼管,但杨总督一直都是忙着他的招安事业,甚少踏入西安府的地界。如今许梁刚刚胜了学籍案,宋时文如就只霜打的茄子,一连几天都躲在按察使司衙门,不见出门。
而这种时候,三边总督杨鹤突然驾临西安府,他打的是什么主意?难道还想替江文书翻案不成?
何佥事又道:“大人,按规制,杨总督入西安城,西安城内四品以上高官都会到城门口迎接,大人也请做些准备。”
“嗯,我知道了。”许梁淡然道。
虽然许梁也很不待见这位杨总督,但还是那句话,面子上的工作要做足,许梁为了不给杨总督挑刺的机会,便让楼仙儿取了套崭新的官服,准备明日穿戴着去迎接这位杨总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