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九章 税制必须改变-《大汉女学堂》


    第(1/3)页

    钱汝君开始思考,人民需要些什么,如何能让大汉朝廷和人民幸福之间取得平衡。

    百姓不能被当成猪狗,如果人只有活下去一个念头,那么,钱汝君还真的不知道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再次见到皇帝的时候,这一次,钱汝君变得有点火爆,不像之前,总是给皇帝带来好消息。

    “工匠都被大汉朝廷聚集起来,没有自由活动的权利。

    朝廷需要很多工匠来维持活动。

    但是民间的生产也需要很多工匠。

    如果工匠在民间发展出一个可以增加农产的物品,那么朝廷的税收,将因此增加百分之二十。

    用这百分之二十的钱,支付给工匠薪水,兴建现在兴建的各种工程,还措措有余。

    工匠体系,也能够纳入税收,这样到最后,税收还能增加。

    金麦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民间几乎没有成熟的工匠,除了金麦城竭力培养的以外,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工匠,只是上班族。

    所以,不算在其中,何况我也没有把他们当为工匠。

    拥有工匠这个身份,在大汉是一种悲哀。”

    钱汝君偷偷的在心里说道,在传统朝廷统治的历史上都是一种悲哀。

    “我不愿把他们视为的匠籍,他们也只有制造分解部分的能力。

    我更愿意叫他们上班族。

    因为工匠都会被朝廷收编,虽然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技艺赚到钱,但是替官方做事可没有钱可以赚。

    但是依照规定,他们却必须听从指令,随时出发替朝廷做事,路上的路费还要自己出。

    这对他们来说,何其不公。

    他们要远离家里,在路上耗掉半年,结果只有工作三个月。

    剩下三个月,他们回家又能做什么?

    但是在外面,生活费这么高……

    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为困苦。

    所以很多工匠都想要逃出大汉。

    这是最为可悲而且可叹的事情。因为,附近的国家能够给他们优渥的生活。

    他们承载着的是我们大汉的光辉,与读书人所研读的典籍没有差别。

    但是对于大汉来说,工匠却是最珍贵的资源,如果我们的技术外流,那么对我们来说将是一种灾难。

    或许你们不会认同,工匠外流是一种灾旱。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我的枪支制造,应用了非常多工匠的技术。

    如果这个制造技术外流了,那么别的地方的工匠就能够制造很多的枪支,如果对方拥有比我们更多的枪支,他们将打破我们的河山。

    儿臣请父皇三思,给予工匠们自由。”

    皇帝刘恒的脸本来并不在意,这种危言耸听的话,朝中大臣已经说太多了。

    最后,他发现一样日升月落,似乎日子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钱汝君举的例子对皇帝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工匠这么多,而且他们也不愿意把他们手头的技术传给别人。

    甚至把他的生命拿走也要守住。

    只要他们家里人能传承下去就可以了。

    不是工匠的人,学的不认真,工匠教的也不认真,如何让工匠变多?

    而且我们要工匠,最主要是朝廷有需求,民间哪里需要工匠?

    如果朝廷要请工匠,将平白多出多少开支。”

    钱汝君发现,她刚才说的话,皇帝没有办法理解,所以在皇帝的耳朵被忽略了。

    人们虽然看的出来,金麦城富裕,但是对金麦城富裕的原因,却看不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