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4 宇宙联合实验舰队-《限制级末日症候》
第(3/3)页
帆板所针对的粒子,仅仅是人类所能观测到,至少也是通过数理可以推导出存在的粒子,而且,不是全部,而仅仅是大多数。那么,当进入的宇宙空间范围,全都是不属于这个范畴的粒子,帆板自然也就无法从外部获得资源。这就是“粒子陷阱”。为了尽可能避免粒子陷阱,帆板设备连接着一套独立的扫描系统,这个系统没有任何实证,只是在理论上,可以在进入“粒子陷阱”前示警。
因为,在太阳系内,不存在这些“粒子陷阱”。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既无法验证这套扫描系统的实用性,但也不需要担心帆板失效的可能性。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纳粹的“神秘”会否制造出“粒子陷阱”和“绝对真空”。
然而,这已经是人类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制造出的宇宙飞船。它有着种种可以预见的弊端,确是目前唯一可以执行宇宙作战的舰队。为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凑齐这只舰队,联合国在纳粹降临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的技术储备和资源储备,已经消耗了许多——到底有多少,这个基地里的人们也是不清楚具体数字的,但却可以肯定,倘若这次作战没有达成既定目标,那么,下一次进入宇宙作战的时间就会愈加延长。
十五艘形态各异的宇宙飞船,除了号称“全攻全守全能”的三仙岛外,包括美利坚牵头研究和建设的,个头比三仙岛还要大上一圈的“神盾号”在内,所有的飞船都有性能上的侧重点。这些侧重点在联合国的调和下,以“舰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理论上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这些优点需要以“舰队”的方式才能凸显,所以必须考虑敌人个个击破的可能——联合国认为,纳粹在宇宙作战的经验上拥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很难在短时间内扯平。所以,为了尽量减小经验差距对舰队的影响,必须有一个“全能且性能上全面占优”的核心,作为整支舰队的支点。
这个核心和支点,最终被确定为中央公国独立建造的“三仙岛”。
身为三仙岛的“舰长”,高川理所当然拥有舰队中极高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在进入质量加器前就已经开始生效了,虽然高川一直呆在三仙岛中保持静默,但是,他的存在感一直很高。所有身为核心必须了解的情报,都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三仙岛上。同时,几乎所有的数据库都对三仙岛开放,就算高川不主动进行,三仙岛的自动机制也会以最高的效率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并提炼出要点,供以高川参考。
即便如此,高川也仍旧保持静默,因为,他和其他人一样,没有宇宙作战的经验,也不具备率领大规模舰队的经验。甚至于,对比那些经验丰富的将领和科学家,他在相关知识领域方面有极大的欠缺。他十分清楚,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三仙岛,以及自己对神秘的敏感性。
不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言,这是高川的哲学。脑硬体不是独立的计算机,它的构成有着巨大的背景,在高川看来,放任它自行处理,才是目前最正确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