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忽悠他怀疑人生!-《三国新天子》
第(2/3)页
“当初曹操困顿时,在袁绍帐下可装足了孙子,也套出了袁绍不少心里话。两人在讨论将来展的问题时,袁绍曾问曹操‘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曹操那时兵微将寡,无言以对,只好反问袁绍。”
“袁绍便言:‘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听后默然不语,随后才道:‘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以皇后观来,这二人孰高孰低?”
伏寿几乎不假思索,开口便道:“自是曹孟德之言更精彩。袁本初只知地利,却不知人和。连臣妾都知,兵法中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言,袁本初舍本逐末,自然落了下乘。”
伏寿话落,这次却换做了刘协默默地摇了摇头。与当代甚至后世的人不同,在刘协看来,这番对话恰恰反映出曹操的无奈和袁绍的胸有成竹。
拥有雄厚本钱的袁绍,对于今后的展,自然有了长远而具体的战略打算。那就是象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先平定河北,然后依靠河北的人力物力,并联络北方游牧民族,借助其骑兵的优势南下扫平割据,平定天下。袁绍有这个条件,他后来也是这么做的,并且实现了其平定河北的战略目标。
袁绍之所以把眼光放在河北,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在秦灭六国以及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天下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都在关中。王莽之乱后,赤眉崛起,关中残破,汉光武帝刘秀依靠河北的力量才得以统一全国,定都雒阳。
“经济人口方面,赤眉贼军后再加上黄巾、董卓之乱,关中的底子已远不如河北。而河内司马氏、河北甄氏、还有审家、卫家,都是懂得经济之道的大族,郡吏千数、富可敌国。”
“政治人才方面,光武爷当年以河北豪强士阀之力削平割据,一统天下,自然对河北世家大族格外优待。燕赵之地本就多义士,人才辈出,袁绍甚至不用费心征辟,自有声望素著之人投靠。”
“至于军事?”刘协忍不住苦笑了一声,回头看着那位如遗世孤立淡菊的蔡琰正在整理着太学教学用书,小声向伏寿说道:“就连你这位蔡姐姐那不知兵的父亲,也曾说过,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四方有事,未尝不取办于二州也。”
“由此可见,天下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心已尽在袁绍掌中。他先据有河北,然后南向以争天下的战略也是非常有效可行的。曹操的话看起来磅礴有容,然而大话的本质就是空泛无物。”
“那时连容身之地都无的曹操,先谋求的是自立,根本还谈不上什么战略。但毕竟又在同袁绍谈论着天下大事,总不能两眼一翻什么话都不说,只好用上面的话赶紧扯淡完事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