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荀攸归乡-《三国新天子》


    第(3/3)页

    荀淑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乡里称其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迁升当涂长,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后出为朗陵侯相。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他的八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

    不错,这一大族,就是荀攸的宗族,也是刘协不惜令荀攸出长安的根本原因所在。

    许县陈家,比荀家也不遑多让。陈家是楚国宰相陈轸地后代,其十世孙陈寔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起被株连,其他人都逃避求免,他却自请囚禁,以换其他人不被诛连。遇赦出狱后。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曾多次请他出山为官,都被他拒绝了。

    陈寔后来隐居荆山,设馆授徒,远近的士人都以他为宗师。北海人管宁、平原华歆、同县邴原,荀川、荀爽、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太原王烈,都师出陈太丘,陈寔陈太丘去世时,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

    陈寔如今还健在,他的儿子陈纪陈元方得父教导,已然一副大儒的风范。而陈纪之子陈群。也是三国时期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他提出来的。

    舞阳韩氏也很牛,韩韶,少仕郡,辟司徒府。儿子韩融,声名甚盛,五府并辟。韩融此人事迹已然说过,董卓祸国时,他奉命与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脩、越骑校尉王绬等五人出使关东。但关东群雄并不买账,袁绍让王匡杀了胡母班、吴脩和王绬三人,袁术杀了阴修,只有韩融因为名声较大免于一死。虽然此举是一桩悲剧,但由此可见韩融的声望。

    最后这位长社钟氏,钟皓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德行高尚、学识渊博,影响广泛。钟瑜就是钟皓的儿子,他虽然没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名气。但人家的侄子牛啊,钟繇,未来的魏国太尉,如今的大汉光禄大夫。钟繇的儿子钟会,耳熟吧?与邓艾分兵灭蜀的就是人家。

    上面这四家,还是汉末三国时期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士族。除此之外,颍阴还有灌氏;阳翟有薛氏,原氏,褚氏,赵氏,李氏,郭氏;颍阳王氏,祭氏;长社郏氏,申氏等等。这些大小士族通过婚嫁、门吏的关系纽带,早就形成盘根错节的脉络,可谓牵一而动全身。

    要破除这等复杂难缠的关系网,贾诩或许也会有办法,但绝不能一蹴而就。唯一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就是本身这个体系当中的人站出来振臂一呼,才可能令风云搅动,继而扯清派系,对症下药。

    而要对付这样的状况,自然就要捡最有代表、最典型的家族。也由此,荀家自然就成了选:谁都知道,荀家可是三面开花,汉室、袁绍、曹操那里可都有他们家的子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