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真正感激的人-《酒娘子》


    第(2/3)页

    最后两人没有办法,杜大湖出三十两银子,杜大河出四十两银子。杜鹃出了三十两银子,凑了一百两银子,让杜清尘捎去京城做礼金。

    杜清尘对于这三家的做法,很是赞同。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人家杨氏给他们送礼。他们也该还回去。至于谁给的多,谁给的少。就没必要计较了,重要的是看一片心意。

    “说的也是,这里的确很冷。等我们回到广陵府,离咱们晋县近一点。大伯父到时候一定要大伯母来看看,玩玩。”杨氏笑道,很是亲热。

    杜大山看向杜清尘。问道:“大哥在鹤鸣书院,做得还算顺利吧?”

    “是挺顺利的。咱们杜家村的孩子,有几个比较努力勤奋的,去了鹤鸣书院。学个三两年啊,考上秀才,应该没问题。”杜清尘笑道,自从他做了院监之后,孩子们的整体实力上升很多。

    杜大山很是欣慰,这杜家村的小学,还是用他们家的酒坊做的学堂。

    “大哥,小弟有点浅见,想跟大哥说说。”杜大山好人做到底,决定对杜家村的学堂做一点改革。

    这个堂弟一向有主意,见识多,杜清尘很重视杜大山的看法,放下茶杯,问道:“大山,你有什么看法,尽管说!都是为了那些孩子好嘛!”

    “那我就献丑了。”杜大山笑道,“世人都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读书的目标,其实小弟却不认为这样。读书并且能够顺利参加科举,并且考中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很多人根本就走不上读书的路,所以我觉摸着读书是为了识字明理。有的没有希望走上仕途的,可以让他们专学一样东西,比如算学,将来可以做账房;比如医术,可以做郎中······”

    杜清尘仔细思考,最后问道:“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让不适合参加科目的人学习其他的本事,照样可以养家糊口,甚至以此为生,过上好日子。”

    “是的,大哥!”杜大山笑道,后世的大学不就是这样,有特殊的专业。毕竟公务员,太难考了,考不上,难道大家都不吃饭睡觉了吗?

    “你的建议很好。”杜清尘不是迂腐之人,他知道科举考试多么残酷,有的人只知道读书,又考不上功名,结果读书到最后,连自己和家人都养不活。

    若是可以学算学,医术等一技之长,将来即使考不上功名,也能找到活做,养活自己和家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