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慕泽在朝堂上,听他们分析得头头是道,话里话外,都是对朝廷和自己的担忧,目光却很冷漠。 几个老臣轮番上阵,都不给慕泽开口的机会:“皇上,您之前是位武将,不懂文臣之间的斗争是有多险恶,一根笔杆子,就能戳漏了脊梁骨啊!” “这次太皇太后给皇家造成的影响太差了,百姓心中也不承认她,所以她只能在少林寺故去,连个像样的墓穴都没有,更别说被迁回皇家了!” “皇上,何为明君?顺应天道,顺应民意才应该是明君!但是您现在,非反其道而行之,这是让天下百姓都和您离心啊!” “咱们从京城一路而来,是有万千百姓的帮助,才能成功建立皇朝,养精蓄锐,臣着实不愿意看到皇上您因为一个德容有失的女子,和天下人作对啊!” “还请皇上收回成命,昭告天下,您也愿意将太皇太后除名!” 众位大臣齐齐跪拜,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砰砰的声音,如同敲击在慕泽的心上。 甚至有老臣已经表示了,他们愿意以死明志,只求皇上能擦亮眼睛,不要做出什么千古憾事来! 黎成冷脸看着这些人,忍无可忍,便站了出来。 “皇上的决定,什么时候轮到你们置喙了?以死明鉴,你们这是要逼皇上低头么?这是欺君之大罪!” 那些朝臣也没想到,黎成竟然会给他们扣上这样的帽子。 可他们既然能跟随于皇上,定然也是铁骨铮铮,认准的事情,就算黎成责备,他们也不会改变。 再转头看皇上,果真是坐在龙椅上,面容森森,没有丝毫心软的迹象。 于是有位刚正不阿地老臣沙哑地喊着:“既然皇上真要臣等以死明鉴,那陈臣等何惧一死!” 还没等其他人做出反应,这人直直就朝着大殿中的柱子撞了过去。若不是身边的官员拽了他一把,恐怕他已经是头破血流,死在当场了! 纵然免去了一死,这老臣还是受了伤,当场就昏迷了。 慕泽目光凝重,站起来,却没有去探望。 他只冷冷地说:“将刘大人送回府中,宣风太医给他诊治,退朝。” 朝臣们噤若寒蝉,而有些在看向慕泽时,又恢复了曾经的恐惧。 难道真的是他们跟错人了么?慕泽在登上皇位后,怎会变得如此的冷清冷血。 他们忽然对于宁军的命运,没有信心起来,慕泽曾经说过的,半年内攻入大周腹地的话,到底还能不能实现? 刘大人的下场,给他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有些朝臣决定选择明哲保身,还有些,则是目光决绝。 他们这些个老骨头,就算是都死光了也没关系,一定要让慕泽低头才行! 第二天,果然有人又开始撞柱子了,这次侍卫们有准备,那大人只受了一点轻伤。 再看慕泽,依旧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 等到了第三天,慕林都站了出来,呵斥那些老臣们:“众位大人也该适可而止了,皇上若被你们胁迫了,那还算是什么皇上?你们不懂得擦亮双眼,只顾指责,谁能认同你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