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荒诞主义-《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2/3)页

    但是当未知的状态把人类包围起来,人类会学会思考更深刻的意义,但是却充满了不安全的荒诞感。

    第二点,人们总寄希望于未来、靠期待未来生活实为自欺,因为它剥夺了“现在”的意义。人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正是人在“现在”的具体境况中通过行动创造的。

    所以,人当立足现在的境遇并积极行动的时候。拒绝未来、摈弃“明天”是人对“无意义”的反抗。但是大部分人却总是寄希望于未来,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撞,这种切肤之痛的反抗,就是荒诞。

    第三点,人们熟知人之必死的命运,时间如死神手中挥舞的长镰,无情地收割着人类生命的麦穗,一步步将人带向死亡。

    “人必有一死”这一点是绝对的、永恒的、本质性的,它成为人类共同的遭遇、集体的命运。

    死亡让人意识到生命脆弱、人生痛苦,它毁灭了生命中任何“基本的确定性。”

    人的出生就是为了死亡,就是极其荒诞的,可是这就是存在。

    实际上,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在对人类的生命探索和命运抗争方面,其实是一致的。

    第四点,人会产生了被遗弃于一个异己世界的感觉,即世界与人是陌生的,人与世界是断裂的。

    人对明晰、理性、和谐、均衡的渴求与世界的神秘难解、非理性的实际境况之间有一鸿沟,世界对人永远是关闭的,人与世界的和谐被打破,人已感觉不到自己是世界的一个部分。

    这一点也是周南一直有切身体会的,不仅是他,所有的精神疾病患者都是一样。

    像让诺德的儿子诺布尔,他这个自闭症患者,恐怕就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极其荒诞的。

    因为人与世界撕裂的关系,人与世界没有一丝共鸣,这也是极其荒诞的。

    荒诞很寻常,就在所有人的身边,只是你不一定发觉,或者意识到。

    但是加缪看重的不是发现,而是寻找解决所有的发现的方法。当然,说解决有些奢望,能够面对就是有意义的。

    所以,才有了向死而生和向生而死这个荒诞主义的核心理论。

    这不是悲观,而是真正的乐观。

    道家也是如此,道家的重(音zhong)生实际上就是让人体验现在,享受现在,而不是把希望放在不可测的未来。

    然后说到佛教,佛教的转世投胎完全是为了统治者的地位而忽悠老百姓的。要知道,佛教的创始人就是一个王子。

    他把印度教的那些神,改名换姓就变成了佛教的神,所以佛教的神大部分其实是妖魔鬼怪。

    佛教然后又被其他的统治者引进了自己的国家,那些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剥夺普通民众的抗争意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