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接近-《绣色生香》


    第(2/3)页

    他这样的人死脑筋,应该会很宠很宠吧。

    赵奕玉忍不住心跳如鼓,越发的斗志昂扬。

    沈湛燥的不得了,做事或者赶路的时候不觉得,可停下来,就会想苏婉如,“也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了……”他说着,算着回去的日子。

    “爷,戍边还去吗?”闵望道:“曹恩清现如今退兵在那边,免不得要打照面。我们建卫所,他怕要上蹿下跳。”

    沈湛冷笑一声,“管他跳多高,爷要建,他敢说一个不,就让他马革裹尸,成全他的英雄梦去。”

    “其实,那边建不建无所谓。”沈湛道:“我们的兵相隔也不过百十里,有什么事能赶的及。”

    沈湛摆手,道:“别处无所谓,此处定当要建。”开平卫进可攻退可守,而且离京城远,比别处都要得天独厚。

    闵望顿了顿,似乎隐隐猜到了沈湛的打算。

    实际上他一直能感觉到沈湛有什么打算,建卫所绝非那么简单,可是有的事现在还不能说,因为,就连他们爷也没法控制。

    这控制权不在他们手里啊。

    闵望摇头,越发觉得女人真是太难琢磨了。

    燕京锦绣坊中,崔掌事从床上气的坐了起来,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今天一天,她们将京城六家绣坊都合并了。”黄莹到现在都没有回神,“姑姑,眼下京城只剩下几个三五个人的小绣坊了。”

    这几个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要不了多久,也定然会归宝应秀坊。

    噗!

    崔掌事气血上涌,一口血喷在了被子上,黄莹吓了一跳,忙过去扶着,“掌事,掌事您怎么样。”又喊着人,“快去请大夫来。”

    “这个妖孽,这个妖孽!”崔掌事喃喃念着,她以为宝应绣坊抢了单子,顶多和锦绣坊一样外包给别的绣坊,可做梦都没有想到,她居然一口气将所有绣坊都吞了。

    这以后,京城就只有宝应绣坊和锦绣坊了。

    原本一家独大的局面,瞬间变成了两家鼎立,甚至于,锦绣坊在人手上还不如宝应绣坊了。

    怎么会这样!

    “快,给裴公公递牌子。”崔掌事抓着黄莹的手,“让裴公公想办法。我……我们斗不过她。”

    接二连三的败北,崔掌事知道,这样斗她们占不到便宜。

    光脚不怕穿鞋的,宝应绣坊就是那个无赖啊。

    “掌事,您先消消气,事情说不定还有转机呢。”黄莹劝着道:“她说宁王爷占了股,可宁王也不可能管买卖上的事,如果裴公公出马,宝应绣坊吃多少就得吐多少出来。将来,她爬的越高就会摔的越重。”

    “说的没错。宁王清高,又刚回朝中。他不可能和裴公公为了一个绣坊撕破脸。”崔掌事冷笑,“可裴公公却不一样,锦绣坊是他的财路,现在宝应绣坊断了裴公公的财路,我就不信,裴公公能咽的下这口恶气。”

    “是。您先将身子养好,我们来日方长。”黄莹道。

    崔掌事闭上眼睛,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

    苏婉如一夜好眠,第二日一早起来,就看到周娴在给她洗衣服,她笑着过去蹲在盆前,道:“周姐姐,你就洗了一件啊,我还有好几件呢。”

    “拿来拿来。”周娴不看她,一副嫌弃的样子,“我既答应给你洗就不会出尔反尔。”

    苏婉如失笑并没有拿衣服来,两个人在院子里说着话,“……没看到霍姑姑,她去前院了啊。”

    “应该是。”周娴说着,又压低了声音,道:“每天卯正吕大都会来接霍姑姑,以前是刘妈妈,现在刘妈妈太忙了,就换成吕大了。”

    算宛如很惊奇,“是时候开始的,我怎么不知道。”

    “我也没有注意。”两个人说着,就一起露出暧昧之色来,笑嘻嘻的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周娴道:“霍姑姑四十都没到,日子还长着呢,吕大人也好,若是能成……”

    “对,对!”苏婉如也很高兴,“早点成亲,不定还能有孩子。”

    周娴脸一红,呸了一口,道:“小小年纪就说这种荤话,丢人不丢人。”

    “你也早点成亲,我指不定还有机会当姨母呢。”苏婉如说着跳的老远,喊着二狗子,“走,吃早饭。”

    周娴气的拿胰子丢她,“你给我等着。”

    苏婉如笑着去了前面。

    上午将六家来点卯的绣娘都见了一遍,将规矩说了说,例钱也都讲的明白了,就让各自散了拿活回去做,等房子修好了大家再回来。

    忙完就到了中午,她正打算回房给赵衍做衣服,乔妈妈来了,“……夫人惦记着,说您好些日子没去家里了,今天特意让奴婢来接您去家里坐坐。”

    “夫人没事吧?”苏婉如一边收拾针线,一边应着话,乔妈妈看她真的在绣被面,更高兴了,压着声音道:“有事,不过是好事。夫人这几天可高兴了。”

    “真的啊。”苏婉如也露出惊喜的样子,挽着乔妈妈的手,道:“走,我和您去见夫人去。”

    乔妈妈就和她亲昵的说着话,坐车去了亲恩伯府。

    徐氏正在房里喝茶,气色明显比上个月好了很多,苏婉如也很惊讶,“夫人满面喜色,是有什么喜事吗。”

    “阿瑾快来。”徐氏拉着她坐下来,低声道:“我有两件事要和你说。”

    乔妈妈亲自上了茶,拿了针线坐在门口守着。

    “上次你让我设宴席,我按照你的意思办了。很成功。”徐氏将那天的事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宗人府的几位夫人一看我居然下帖子给他们,一个个受宠若惊的,根本不用我费什么力气,第二天伯爷回来就兴冲冲的和我说,那些人都开始听话办事了。”

    宗人府办事的那些人身份如何能和徐氏比,她能亲自下帖子请,对她们来说就是弯腰示好,是顶大的面子了。

    这面子再不给,就太不上道了。

    “伯爷很高兴吗。”苏婉如也替徐氏高兴,“有没有谢您。”

    徐氏就掩面笑了起来,目光亮亮的,道:“伯爷说,头一回知道自家女人也有本事,也能做贤内助。”又半真半假的打趣,“我这是没本事吗,我这是被他伤透了心,懒得管他的烂摊子罢了。”

    “对,对!”苏婉如点头,“我就是没成亲可也晓得,夫妻同心的道理。这事儿,您没错。”

    徐氏就更高兴了,又道:“侯爷办完了这件事,晚上就留在我房里吃饭。义愤填膺的说陈淑妃的事……”又道:“陈淑妃你知道吧,就是五皇子的生母。”

    苏婉如知道,点了点头,“怎么了。”

    “她当着圣上的面,说太子的子嗣少了些,将家里的一个侄女带出来,给太子做侧妃。”徐氏说着都觉得气,“你说这事多荒唐,她凭什么给太子按侧妃,皇后娘娘这生母都没说什么呢,她倒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就是想要报复皇后娘娘罢了。”徐氏蹙眉道:“若是寻常圣上怕是不会应,偏那天圣上兴致好,听闻了左丞相家里得了个孙子,他还特意让人抱进宫里瞧了瞧……”

    “左丞相你知道吧。就是长安府的徐三。”徐氏念叨着,“皇后娘娘生气,伯爷也生气,正想着办法,将这件事挡回去。”

    赵之昂都开口了,这事儿怎么挡?

    “太子妃呢。”苏婉如道:“太子妃不闹一闹吗,这好好的又多个侧妃,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态度总要摆一摆的吧。”

    徐氏掩面一笑,又摇了摇头,“前天皇后娘娘就偷偷让她闹过了,可圣上一句女人要三从四德,就把这事儿打发了。”说着,叹了口气,“皇后娘娘正想着别的办法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进府,这进去了就是搅祸精,得不着好。”

    苏婉如深以为然,要是换她是陈淑妃,将自己侄女弄去太子府,不将他子嗣都断了,她就白做了这事了。

    “你聪明,快帮我想想办法。”徐氏觉得苏婉如一定有办法,她要是解决了这件事,往后吴忠君就更加敬重了她了,不单吴忠君,就连皇后那边都得念着她的好。

    苏婉如还真是有点为难,这事儿徐氏都不好直接办,只能借助吴氏的手,她有些为难。

    倒不是没有办法,找人坏了那姑娘名声,再狠点直接毁了人就是,甚至于吴氏借着见儿媳的名头把人喊宫里去,按她一个偷盗的罪名……

    这些办法想必吴氏办的会顺手,但是她不能和徐氏说,这种阴损的法子……会让徐氏觉得她太狠了。

    苏婉如腹诽着,咳嗽了一声。

    “你别急。”徐氏见她也是一脸想不到办法的样子,就安慰道:“你晚上就留在这里用晚膳我们慢慢想。”

    苏婉如应是,还真就陪着徐氏耗了一个下午,算着吴忠君快要回来了,她才低声和徐氏说了几句,徐氏眼睛一亮,道:“好,我今晚就和伯爷说。”

    “那我走了,时间不早了。”苏婉如一点都不想碰到吴忠君或者吴悠,“夫人若有事再去找我。”

    徐氏点着头,道:“好,下回我去绣坊找你,我还没去过宝应绣坊呢。”

    “夫人去前遣个婆子说一声,我们好打扫收拾一番,免得慢待了您。”苏婉如说着出了门,徐氏就在房里一个人念叨着,将事情前后都理了一遍,等到快亥时的时候吴忠君回来了,不像以前他是去妾室的房里,而是直接来的正院。

    “伯爷。”徐氏忍了又忍,等吴忠君梳洗好了,两人躺下来她才道:“太子侧妃的事,妾身有个法子,您可有空听一听。”

    吴忠君就嗯了一声,道:“你说,我听着。”

    “那丫头不是在来京的路上吗?明儿您派人假装去接,将人引皇陵那边待一个晚上。”徐氏说着一笑,又道:“到时候,淑妃可就说不清了。”

    吴忠君迷迷糊糊听着,随即一个激灵醒了过来,好一会儿他道:“你是说,将人丢给五皇子去?”

    “反正是他表妹,嫁给他不是正好合适吗。”徐氏道:“只要您做的隐蔽点,就算淑妃笃定是您做的,她也没有辙。”

    这事做起来有点难,陈淑妃肯定也要派人去接的,说不定已经派人去了……但是若动动脑子,也不是不行。

    而且,他比徐氏想的更深有点。

    说好的给太子的侧妃,皇后娘娘都没有反对……却是一转头,人跑去皇陵见自家表哥了。

    这不是给太子找不自在,戴绿帽子吗。

    这里头的学问要做起来,就大了。

    “你现在越发精明了。”吴忠君看徐氏的目光都不一样了,“你先睡,我去书房和几个幕僚商量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