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向最后一步进发-《美人枭》
第(2/3)页
那就注定了,这位突兀公主在印国皇帝后宫,只能郁郁不得志,想不开的话就只有早夭的命。
而突兀的赔款,识薇跟之前一样,截留了大半,除了用于犒赏下面的将士,还有那些战死的、伤残退役的将士的抚恤金,要知道这些东西朝廷还要另外给一份,识薇还派人督察,必须落实到人头,若是有人敢从中伸手,绝对剁爪子没商量。
所以,真不怪识薇在军中的声望会那么高,有她这个统帅,下面人的日子绝对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他们愿意为她拼命,无所畏惧。
后续安置的一系列问题,识薇没打算再像上回一样亲自坐镇,留下了可靠的人手监督,然后直白的上书朝廷,可以给她下调令了。
作为统帅,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还真是嚣张得无法无天,多少人依旧咬牙切齿,不过呢,似乎还要感谢她愿意走个过场,要份调令,而不是自己直接带着军队就跑了,多少给朝廷留了点面子。
接连摆平了策列跟突兀两个国家,致使印国依旧有内乱的情况下,这两个国家也不敢有半点作乱的心思,印国其他边境的大小国家,基本都主动的收回了爪子,龟缩着,国书纷纷的送往印国朝廷,想要达成友好关系的有,主动想要成为附属国的也有,总之是先送上了一大堆的好东西,说白了就怕秦识薇这尊杀神对他们下手,将他们扒皮,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送上些好处。
当然,这是动作跟反应比较快的,再说了这主动权掌握在印国这边,或者说在她秦识薇手中,这国书,即便是朝廷接了,她不同意那也是白搭。
识薇没有回皇城,却在与皇城那边不停的交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家手中的土地跟隐户,即便识薇没有强制执行,你或多或少的放了出来,尤其是二三流这样的世家,基本上没有多少保留,相应的,他们家族的人,在军中占据的地位倒是比以往多了高了,这算是识薇看在他们识相的份上给出的好处。而除了王氏之外的几大门阀跟大部分一流世家,他们放出来的倒是更多,只是捏在手中的依旧不少,再加上不少的世家女子入宫,基本上都没有再进一步的动作,印国内好像稳定了下来。
这期间,王氏受到阻击与排挤,生存比较艰难,不过在王太尉主动高老之后,情况有所好转。
粮草军需把我在他们手中,以至于到了现在,朝中人好像可以跟识薇开怼了。
更关键,她安邦,治国好像只能他们这些人上?
识薇无声的笑了笑,“我对他们果然还是太仁慈了是不是?”当她以前说的话都是屁话,闹着玩儿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了,原本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跟赫国“友好交流”了,这些人这时候跳出来准备扯她后腿?!
谢韫一直跟在识薇身边,识薇跟朝廷来往的书信,她都看过,她其实真的很想问一问,他们在两年多以前,都只能对秦妹妹退让妥协,现在几乎所有边境军都在秦妹妹的掌握中,而边境军,算起来或许只占据了印国全军的一半的样子,但是其他兵力能调集在一起吗?不能!能打得过身经百战的边境军吗?不能!最初都不敢都秦妹妹拼一拼,现在是哪来的底气跟胆量跟秦妹妹叫板的?
识薇带着一批人,往靠近边境的印国几百上千里个主要城池走了一圈,下了屠刀,素餐尸位,贪赃枉法,剥削百姓,等等罪名,不用查证,只要是那风声比较大的,识薇一路杀过去,一个没放过,而这些人,十个中,有九个是世家子弟。
面对那些恶霸豪绅,同样半点不手软,家底悉数查抄,可没在顾念什么老弱妇孺。
行事雷厉风行又狠辣无情。
杀了之后,识薇直接让副手顶上,同时就地选拔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贤能,或是直接上位,或是辅佐,或是监督。
所过之处,没了这些人的治理,照样没出半点动乱,大多数百姓们反而拍手称快。
识薇这一路杀过去,至少有几千人命丧黄泉,世家人终于齐齐打了一个寒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