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我们做几道算学题吧-《秦时农家女》


    第(2/3)页

    “哦?”

    “我帮她们画家书给修长城的丈夫,建议她们把家书交给驿站来往的信差,也不知最后结果怎么样?可能驿站帮忙了,也可能没帮,可能收到了,但她们的丈夫不会回信,也可能没收到,信被邮差丢掉了。总之,这事儿就这样了。鸡蛋是她们的谢意,有多有少的,那时我正病着,很虚弱。她们也就这点东西是拿得出来的。”

    扶苏点点头,这鸡蛋的份量很重呢!

    过了会儿,小寒问:扶苏,我们下一站就到大军驻地了吗?

    扶苏说:“正常的话,应该是。张龙也是这么说的。”

    小寒想了想,说:“扶苏,车上无事,我们做几道算学题吧。”

    扶苏宠爱地点点头,他已经习惯了小寒的说话方式,她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这个茬儿,肯定是觉得直接说不好说,或者是怕他反应激烈才变个法子让他自己思考。他们的关系走到现在,他觉得已经可以直接说了。他现在不追问她的秘密,也不追问她那些想法是从哪儿来的,她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他很珍惜,但他也很担心,为小寒担心,也为自己担心。他总觉得他们这样想这样做是有危险的。而明知是有危险的,他还是想听一听,想一想。窗户一旦打开了,就不想再关上了,事情总是这样的。

    “我想想第一道题怎么说。哦,我们就不用“石”这个重量单位了,我们用“斤”,能说明问题就行。它是这样的:一家人,有父有母有孩子,共十四口人,其中男孩子六个,女孩子六个。这家人共有土地一百亩,每个人都很勤劳。男的种地,女的织布,假定一亩地产粮食三百斤,一个人一个月能织布一丈,请问一年能收多少粮食,多少布?

    扶苏笑笑,略想了想,配合她:“三万斤粮食,七十二丈布。”

    “好,算得不错。那么现在,官府要征税,一亩地征税三十斤,一年一户征收布匹六丈,请问,他们要交多少粮食?还剩多少劳动成果?”

    扶苏又算了一下,说:“要交三千斤粮食,还剩下粮食两万七千斤,布匹六十六丈。”

    “好,现在又有新的情况。一个儿子因为犯罪被削去了脚,丧失了劳动能力,一个儿子被征去当了兵,一个儿子因为国家有新的工程去服徭役,剩下的有几口人是从事生产的人?”

    扶苏说:“如果这家的父母年龄不大的话,还有十一口人是从事生产的人。”

    “好,我们接着说。随着时间的推延,情况又有变化,国家想去征服南边的外族人,又需要更多的人从军,现在这家又有一个儿子要去当兵。国家还有新的工程,又需要一个儿子去服徭役。现在这家的劳动力变成了多少?”

    扶苏说:“九口人。”

    “好,现在,这九口人当中,女性劳动力是几个,男性劳动力是几个?”

    扶苏说:“算上父母,这家共有男性劳动力两人,女性劳动力七人。”

    小寒又说:“情况变化这么大,现在是一百亩地,征税是按田亩收的,所以税并没有减少,每年这家人要交三千斤粮食,所以无论怎样都得把税生产出来。以前男性劳动力在种地,现在因为情况的变化,只好把女性劳动力的分工也做了调整。这样这家的女子们又种地又织布,因为劳动量过大,有一个女子积劳成疾,不治而亡了。而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被服帐篷,向他们征收的布匹增加了,由原来的一年一户六丈变成了八丈。现在变成了几个劳动人口在支撑这个家庭?”

    扶苏说:“六个女性劳动人口,两个男性劳动人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