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故园情-《若修儒道》
第(2/3)页
邓大学士走过来,看着这首《春夜县城闻笛》,说道:“书法好,诗文妙,依我看,这首诗必定也能上《圣刊》呢,如果这首《春夜县城闻笛》跟上一首《梅花》一起登上下个月的《圣刊》,就是双诗同辉啊,咱们越国只有才子李佑和两位半圣才有过如此荣誉啊!杜姑娘真是我越国的才女啊。”
崔举人听了众人夸奖杜若的话,暗自咬着嘴唇,在心中默默念着那首诗,崔举人明白,这首诗写得极好,便是拥有举人文位的自己,也只是做出过一首几乎鸣州的诗词,而杜若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么出色的鸣州诗,这只能说明杜若的案首名符其实。
看着邓大学士微笑的脸和陆学政严厉的目光,崔举人虽然为自己亲手教导了多年的孙子崔文杰抱不平,但是也不敢再犯着众怒去为难杜若了。
随后,文会开始正常的进行,萧怀远萧县令按照往年文会的规矩,以今年的县试为主题,说了一些今年县试之中列圣典的题目,并且让县试的双甲案首杜若对这些题目一一作了解答。
杜若是双甲案首,又是圣前童生,就算想要低调行事也做不到了。而且杜若也明白萧县令此时让她解答这些题目,为的是打消大家心中对一个小女子中双甲案首的疑惑,同时也是为了帮杜若稳固文名。
所以,杜若不慌不忙,用清脆的声音和条理清晰的解题思路回答了萧县令提出的几个问题,然后望着萧县令感激地一笑。
萧县令也同样用微笑回答了杜若,听了杜若的解题思路,萧县令只觉得杜若心思缜密,也因此更加欣赏杜若了。
萧方老大人也在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杜若,早在杜若说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时候,他就已经觉得杜若很不简单了。突然,萧方老大人注意到,自己的孙子萧珂正红着脸,目不转睛地盯着杜若。萧方不禁叹了一口气,杜若虽然很出色,但是萧方还是希望自己的孙子将来能有更为安稳的生活,而成为双甲圣前童生的杜若……
萧方隐隐地感到,杜若不是他的孙子萧珂能招惹得起的。萧珂虽然青年才俊,但以他的才学,他很难超过杜若。男人可以欣赏出色的女子,但是作为丈夫,如果要一辈子生活在妻子的光环之下,那么估计是个男人都会感觉到压力山大了。
萧方看着萧珂,忍不住摇了摇头,他有心提醒萧珂,但是又怕萧珂因此受到伤害。他想:“让这小子碰碰钉子也好,这样他也能收收心,或许他的文位能够因此而更进一步。”
在众人的高谈阔论和阵阵笑声之中,文会终于结束了,在几位大人离开之后,杜若也跟着萧方和萧氏兄弟回到了萧县令的家。
就在杜若参加文会的时候,杜若成为双甲圣前童生的事情也传到了京城。一同传到京城的,还有萧县令的奏折。
萧县令在奏折上清楚地写明了唐成自称奉太师之命,前往平山县城,妄图杀害越国英雄杜琼之女,本次县试的双甲圣前童生杜若,和朝廷封的七品诰命夫人欧阳惠的事情。
与此同时,庞居的亲信也带着唐海亲笔写的求援书回到了京城。庞居看了唐海所写的求援书,早在心中把唐海和他的糊涂妻子梅氏骂了几万遍,没想到本来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居然被唐海和唐成搞成了这样,庞居的心里怎么能不郁闷呢?
这下自己不但没了获得太师青睐的机会,反而会被太师责罚,都是杜若那个臭丫头害的!庞居狠狠地把这笔账记在了杜若的头上,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必定狠狠报复,让杜若……哼!自然是让她死无丧身之地!
庞居正在紧握着双拳诅咒杜若,突然,庞府的管家庞福急匆匆跑进了书房,对庞居说道:“老爷,太师大人请您即刻就去。”
庞居心里暗暗叫苦,想着太师盛怒的样子,庞居只觉得后背仿佛有一股极强的寒流袭来,他不禁打了个冷战,赶忙急匆匆离开了家,坐上马车,直奔太师梁瑾的府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