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神迹,四句诗-《若修儒道》


    第(2/3)页

    次日一早,杜若照常跟着岳川一起跑完了三千米:

    “小师兄,我觉得咱们是不是应该将晨跑的距离增加到四千米?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咱们现在跑得比以前快了许多,而且跑了三千米也没有觉得累,这也许就是坚持锻炼的好处吧?”

    岳川点头道:“是呀,其实不仅仅是坚持锻炼,就是平常在凌波馆做得那些躲避训练,对于提高咱们的身体素质也是很有好处的。不过增加跑步距离的事情还是等到会试之后再说吧,咱们先去吃早饭,今天可是会试报名的日子啊!”

    “也好。”杜若应了一声,便解下了绑在腿上的沙袋,收拾了一下,然后跟着岳川一起去了膳厅。

    用过早饭之后,两人各自回到房间收拾了一番,换上了举人袍服之后,便来到了大门口,等待着宁修节和周子兴两人,然后按照约定,一同前往会试的报名点——贡院。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玉京城内的贡院之中举行考试,通过比例差不多是策论三人取一,诗词经义五人取一。

    越国玉京城之中,本年参见会试的举人共有七八百名,只有取得一国会试前一百名的成绩,才能够进入曲阜圣书院,参加殿试成为翰林。

    会试落榜之人虽然不能够参加殿试,但是如果他们足够优秀的话,还是有机会被当权者赐予同进士出身。比如杜若的父亲杜琼,当年就是因为诸多原因而落榜,却因为策论作得出色而被越文帝封为同进士,还让他作为一县县令,执掌西岭县城。

    报了名,在一座单独的小院子里接受了老大夫的体检把脉,领到了木制的考牌和考生身份文牒。

    看着手中的身份文牒,杜若不由得想到,从准考文书变成了身份文牒,看来这会试,真是比州试高一年级的考试呀!

    杜若、岳川、宁修节和周子兴五个人便骑着马离开了贡院。

    “杜姑娘,咱们找个地方喝上一壶茶吧?”周子兴说道,他的眼中还带着一丝兴奋的华彩:“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杜若和岳川相互对视了一眼,点头表示同意,四个人便一起走进了一家雅致的茶楼。

    四个人寻了一个带着炉火的暖和舒适的雅间,点了一壶碧螺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