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波兰,瓜分,独立,再瓜分-《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3/3)页

    9月17日,苏联从东部入侵‘波’兰。28日,苏德签订边界友好条约。注意,两个边界不挨着的国家签署边界协议,没‘波’兰什么事,‘波’兰没了,在欧洲政治地图上消失了。

    9月18日,苏军与德军在布格河畔的布列斯特碰头,双方谁也不前进了。此事成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条款的主要证据,‘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德军占领了它的西部,苏军占领了它的东部。

    苏德之间的分赃协议刚签订,希特勒说干就干,迫不及待地下达了进攻‘波’兰的命令,命令军队在25日清晨5点45分入侵‘波’兰。这个日期离条约签订只有两天。但由于墨索里尼的要求,才推迟了几天。

    苏军势如破竹,一直从苏‘波’边界向前推进了250到350公里,占领了寇松线以东的‘波’兰领土约37000平方公里,希特勒则占领了17000平方公里。

    寇松线?寇松线是二十年前‘波’兰和苏联战争期间,英国外‘交’大臣寇松提出的边界线,把一部分领土划给苏联。开始的时候,双方都同意了,后来‘波’兰反攻,推翻了这条线。这是英国绥靖政策的一个代表作。

    这不奇怪,想一想我们历史上的战国,经常有把几座城池划给另外一个国家的事情,近代欧洲也是如此。

    斯大林不仅获得了‘波’兰的领土,还俘虏了一大批‘波’兰人。由于‘波’兰腹背受敌,苏军俘虏了大约30约万‘波’兰俘虏。其中有军人、科学家、教授、官员、贵族。苏联将他们拘禁在几个战俘营里。苏联人认为,这些人完蛋了,苏联的反革命力量就彻底摧毁了。

    此外,斯大林与希特勒各自想从对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苏联希望从德国那里获取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德国要空间,原材料。

    1939年12月,德国答应向苏联提供价值6.6亿马克的军事物资以换取苏联的原材料。

    按照协议,斯大林向希特勒的海军提供后方基地,德国海军在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拥有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港口,苏联还在巴伦支海上帮德国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

    1939年10月5日,苏联、拉脱维亚互助条约签字。6日,希特勒提出和平计划。8日,西‘波’兰和但泽市并入德国。10日,苏联,立陶宛互助条约签字。

    (朱赤:“就是说,这些小国家就这么吃掉了。你怎么用这种口气说德国?”小路:“德国是个祸根。不出两年就看见了。”朱赤:“美国是什么态度?”小路:“1939年10月3日,美国宣布中立。”朱赤:“不能理解。”小路:“你把美国想象成一个商人,一个军火商人,就好理解了。重庆有很多人,对美国很崇拜。崇拜就容易产生错觉,把美国想象成正义的化身。”)

    说到美国人的态度,我们看看英国政fu和法国政fu的表现。

    在纳粹入侵‘波’兰前,它们的态度都很强硬,宣称一旦入侵将意味着战争云云,但希特勒动了真的后,它们的表现却不怎么样,与事前所说相去甚远。

    9月3日,英国向德国宣战,但这时英国在欧洲大陆连一个兵也没有,在地面上与德军毫无军事接触。

    也是在9月3日,法国向德国宣战,它本来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当纳粹陆军的主力扑向东边的‘波’兰后,强大的法国陆军却并没像事先所说,趁此机会直捣德国虚弱的西壁,而是躲在钢筋水泥工事后面静静地坐着,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重创德国的机会消失了。

    (蓝运东:“从战术上看,这战役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大人欺负孩子。”)

    不错,战术上乏善可陈,先进的装甲部队,立体作战,打‘波’兰,威力无穷。国力。什么叫国力。现代战争,拼的就是国力。

    说一句题外话,我为了海拉尔冬天这点事,我们算计了一夏天,成千上万的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结果呢,就死了那么一点人,让日本多损失了几亿日元的国力。为什么?日本人有飞机,有煤炭,有炸‘药’。有飞机运人运粮食,有煤炭取暖,有炸‘药’炸鱼。你说,这现代生态怎么就那么好呢。你说这‘蒙’古人怎么就不事先把鱼给他吃光呢。

    (李森:“什么是生态?”小路:“简言之,就是环境的好坏,生物的状态。如果鱼没了,说明生态就破坏了。”)

    (林猛:“海拉尔死的日本人不少了。想把他们全部饿死?不可能。”)

    在亚洲,日本人妄想把我们变成‘波’兰,蚂蚁啃大象,简直是做梦。我们应该从这个战例学很多。一个最简单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教育自己,教育人民,让所有人明白这个道理。

    好了下一个战例。

    《百人会之关东局》全文字更新,

    位你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免费小说更新【】本站网址:,请多多支持本站!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