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河家糟心事-《红妆名捕》


    第(2/3)页

    听着这乱七八糟的事,江若宁不由得想着姥姥在家里的日子怕是也过不舒心。

    这些事还是一桩接一桩的,说到底都是被从天而降的富贵、荣华砸昏了头。

    江若宁长长地吁一口气,“以前多好的家,怎么就闹成这样。还不如没有千亩良田,不如就守着五十亩良田,一家人和和睦睦,过得多开心。可见,这人要知足,家业多了未必就是好事。”

    支伯道:“三爷、三奶奶倒是想得开的。三爷说,青溪县的皇家制药坊是第一坊,以后还有皇家制药二坊,他已经递了文书,请求他日到二坊里任差,说大男儿立于天地,自要出去打拼一番。”

    怕是河水柱也被家里人给闹得心烦,干脆躲到外头去享清静。

    支伯很是怀念以前平静快乐的日子,所以这次江氏让他们祖孙入京,支伯也没推辞,收拾了东西就跟入京的镖行同行。

    “老太太也如公主这样说的,说要请人写文书,辞了那一千亩的赏赐,可河氏族里的人都说她傻。族里人田地不够种,有人便想赁了朝廷赏的良田,又有人撺掇着老太太、舅老爷分族,总之时不时就闹出些事来,总也没个安静时候。”

    支伯早前都拿定主意就待在青溪县,可河家实在是太乱,他索性带着孙女入京来,他图的就是过些安稳自在的日子。

    小梅道:“公主,我们来的时候,二妞姐姐让我们给公主捎了两双鞋,说是她自己做的,公主出门办案穿在脚上又舒服又结实。”

    支伯道:“二妞的肚子倒还争气,如今已经怀上了,乐得她婆母合不上嘴,要再生个儿子,就更好了。”

    江若宁笑道:“是呃,日子会越来越好。待小梅大了,支伯就给她招婿,我令人留意一下,在仁和镇上置上十来亩良田,再建座小院给小梅当嫁妆。小梅,你说好不好?”

    小梅立时脸涨得通红,拼命往嘴里扒饭,一个字不说。

    支伯哈哈大笑,“小梅晓得招婿是什么意思?”

    小梅愤愤地盯着支伯,这还是她祖父,合着公主打趣她,真是太可气了。

    江若宁又道:“这几年就先留小梅在这儿住着。只怕到时候大了,就未必听这些话,被这京城的荣华富贵迷花了眼,不愿回仁和镇。”

    小梅道:“我才不会哩。”

    支伯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他日可别不认。老头子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走出过青溪县,而今也来见识见识这繁华地。”

    嬉笑说话间,屋子里传出朗朗笑声,其乐融融令人感染,江若宁很快就忘了早前在宫里的不快。

    因江若宁与阿欢吃过暮食,也没怎么吃东西,倒是看支伯与小梅心情大好,跟着吃了一些。

    用罢暮食,小梅随支伯回了门上。

    大理寺那边派人传话,说已预备好,江若宁领着阿欢到了大理寺的仵作房,又令人单撇了一间屋子出来,好几桶的黄泥已调好。

    屋子的木板上摆着一具骨骸,江若宁问仵作道:“统共有几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