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5章 香江银行ATM网络之争-《重生科技狂人》


    第(2/3)页

    目前正在筹备的银通,无疑就是另外一个香江警务处啊,哲儒香江公司这帮人的动力,可想而知了。

    其实,从周密传来的消息分析,银通这个业务,对哲儒一方的倾向性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唐焕这个大老板需要做的就是,和相关人士吃喝玩乐,加强互信,并让对方进一步了解哲儒技术的强大。

    在这个过程里,唐焕无意中又结识了一位富二代,新鸿基证券的执行董事——冯永发,顿时引起了他的兴趣、

    不过这位老兄,似乎有些不务正业,相比于老本行——金融证券,他更热衷于电影。

    据说,早在1978年,冯永发便曾经参与了一部西片的融资制作。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the  wild  geese》——《野天鹅追杀令》,其主演就是现在《007》的扮演者roger  moor——罗杰?摩尔,除了因为发行商的原因,在美国票房表现欠佳之外,在欧洲反响不错。

    现在,这位冯大公子算是一名电影监制,1980年投资了一部电影——《第一类型危险》,导演是徐克。

    可以说,恰恰是冯永发的这种表现,才让唐焕格外关注起来,并和原本时空里的人物对上了号——其在加拿大创办了fairchild  group——新时代集团,拥有加拿大唯一一个全国中文传媒集团fairchild  media  group——新时代传媒集团,被誉为加拿大中文传媒大亨。

    事实上,冯永发可不是一般的富家子弟,他系出名门,父亲就是新鸿基地产的创始人之一冯景禧。

    冯家早年成立“新禧公司”。以小生意为主,其中包括买卖大米、经营酒楼、水路运输农产品。

    1958年的时候,郭得胜、李兆基、冯景禧三人,连同胡兆炽、黄少轩、戚宗煌、吕贤藻、郭锦涛。合资组成永业公司,进入地产业发展。

    到了1963年,郭得胜、李兆基、冯景禧另组新鸿基地产公司,三人总共投资100万港元,结果1972年在香_港交易所上市后。市值达到4亿港元,“三剑侠”名声大噪。

    这种让人眼红得发狂的财富神话,其成功关键说起来非常讽刺,归结为一点就是,倒底你对大陆有多大的信心。

    1960年代中期,香江出现华资银行挤提风潮,并且出现了移民潮。

    但是,郭得胜、李兆基、冯景禧三人对香江有信心,大量买入土地,在三年之内建成超过20座的大厦。经济景气时期很快到来,新鸿基地产就此获利甚巨,“三剑侠”成为了“商界奇人”。

    在1960年代的移民潮中,冯氏一家举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并取得加拿大国籍。

    不过,冯景禧与妻子梁宝旋很快就回流香江,继续其事业,而子女们则被留在温哥华,独立完成中学和大学的生涯。

    了解到冯永发的加拿大国籍身份后,唐焕不由得恍然大悟。难怪原本时空里,此人能在加拿大不受政策影响地打造一个中文媒体王国。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早在1969年,“三剑侠”便分道扬镳了。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三人开始发挥各自所长。进军新的业务领域。

    比如,冯景禧便在1969年创办了新鸿基证券和新鸿基财务两家公司。

    其中,前者曾经一度占据了香江股票市场总成交量的两成,并在1973年将“新鸿基证券”易名为“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于两年后转为公众上市公司。

    而后者很快就要获得官方发出的香江银行牌照了,成为“新鸿基银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从周密收集来的情报来看。新鸿基证券和“美林证券行”合作密切,传闻双方正在谈判交叉持股的相关事宜。

    不得不说,周密在香江经营得卓有成效,这个信息非常准确。

    唐焕记得,冯景禧正是通过这笔交易,成为“美林证券行”的最大个人股东,当时估计身家达到了24亿元,被誉为“股坛教父”。

    冯家兄妹四人在温哥华渡过了中学和大学时代,进入卑诗大学修读商科的冯永发,1973年毕业后,第二年便回流香江,加入父亲旗下的新鸿基证券,出任执行董事,并在1975年的时候,被派去纽约,在美林证券的东方部门受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