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尤其对于想在香江打开局面的郭氏家族而言更是如此,唐焕的勤和一系已经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必须果断地挪开。 “黄生要失望了,梦工厂应该不在本次抵押资产行列之内。”浦伟仕给出了答案后,循循善诱道:“不过,只要我们继续加大压力,相信唐焕就得跟着不断增加砝码,进而砸锅卖铁。到时候,梦工厂很难逃脱被抵押的命运。” “说得太对了。”深以为然的黄裕郎,兴奋地一拍大腿,“几位大佬联合出手,唐焕的底牌再多也不够用。看我回去后,怎么在报纸上让他难堪。” 不得不说,黄裕郎已经斗得有点疯魔了,丝毫不掩饰自己正在“公器私用”。 刘峦雄可不会像黄裕郎这个资本领域的棒槌那样无知者无畏,虽然有汇丰做为后盾,又有李半城、郭贺年这样的大佬实打实地助攻,但只要这场收购不是自己所熟悉的“闪电战”的节奏,他的心里就不安稳,这也是其底蕴远逊于真正的大佬所决定的。 “就香江范围而言,我们确实可以做到瓮中捉鳖的地步。但不要忘了,唐焕是美国首富。从香江电灯遭遇收购的消息正式传出来,到现在可是已经过去了不少的时间。有了这个缓冲,其足以在美国筹措到足够的资源来支援香江了。”刘峦雄紧锁着眉头,缓缓开口道。 “刘生这个专家,所言极是。”浦伟仕一边说着,一边和李半城、郭贺年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刘峦雄,并补充道:“唐焕在美国那边的情况,我们一直保持关注,这就是最新最全面的情报。” “唐焕这个美国首富的名头,确实千真万确,含金量十足。先是EA的电子游戏,在美国市场行情最好的那几年,狂赚了几十亿美元;然后就是现在的方圆电脑,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听汇丰大班亲口说出来唐焕的实力,黄裕郎不由得暗吸一口冷气,他赶紧端起杯子掩饰,免得被人看去了笑话。 “不过,首富先生一边享受着堪比帝王的豪华生活,一边进行了两项耗资甚巨的个人投资。”浦伟仕仿若未觉地继续说道。 “一个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投资额高达300多亿美元的加州高铁,另外一个则是覆盖全美范围的蜂窝电话通讯公司,貌似不声不响,可起码已经投进去了几十亿美元,而盈利时间尚不确定。与此同时,这个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另外一位个人投资者——克雷格·麦考就拼得很凶。” “不用我多说,你们也应该猜到了我们的评估结果——首富先生看起来很强大,但他的美国主基地要想拿出大笔现金,来支援香江这边,非常困难。” “必须指出一点,方圆电脑公司并非安逸地坐在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上,强大的IBM,就是它的一个主要对手,而且现阶段正斗得不可开交。” “看来,唐焕流年不利啊,到处都是对手。”黄裕郎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我得让《金融时报》注意一下美国那边的媒体,看看他们是如何报道首富先生的。” 对于黄裕郎为了刷存在感的屡次自我展示,浦伟仕、李半城、郭贺年这些大佬没有任何不耐烦。有些事情,他们这样的体面人物不好去做,还真离不开黄裕郎之流的跳梁小丑。 甚至,浦伟仕不无暗示地说道:“美国的主流媒体,仍然视唐焕为创造财富的偶像。就像今年他为即将推出的新型方圆超级计算机,搞的一个金融模型推演项目,其结论实质上就是看空股市,相当的不伦不类,但大多数美国人不怎么在乎这个闹剧,反而津津乐道新型方圆超级计算机如何之强大。” 果然,一听这话,黄裕郎顺着汇丰大班的意思,不屑地说道:“底层民众如何理解一个新闻,还不是靠媒体的报道方法。既然这件事不伦不类,那我就能让唐焕在香江臭上加臭。” 看着黄裕郎慷慨激昂、奋勇前进的表现,几个老家伙都是一副甚合我意的表情。 浦伟仕明确地肯定道:“任何能够打击到唐焕在港人心目中‘美国首富’神话形象的行动,都会对本次收购计划产生极大的帮助。当初唐焕之所以可以破掉怡和与置地的‘连环坞’互控股份架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借助了香江本地信托基金投资他在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吸引到了大量投资者。” “虽然我们不用担心勤和一系来自美国方面的支援,但唐焕仍然有实力和我们对峙一段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夜长梦多的形势,越是对我们的收购计划不利。目前看来,通过香江媒体制造更大的压力,来削弱唐焕与勤和一系的实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黄生那边仍然显得有些势单力孤,不如汇丰能否对TVB施加一些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