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0章 你这是断人财路啊-《重生科技狂人》
第(2/3)页
该类应用对于像香江这样的多文化杂居社区来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比如直接在一个频道上提供分别为英语和中文的双语广播,受众只需简单地按照需要,用新的接收设备选择自己想要的声道就可以了。
双语广播在技术上存在着两大竞争者,即苦心孤诣多年的英国广播公司和哲儒,前者的解决方案称之为nIcam——丽音,即用14位脉冲编码调制、32khz采样,对声音进行数字化处理;后者则采用mpeg标准当中的无损压缩——audio_Layer_1或者轻量级有损压缩audio_Layer_2。
mp3之所以没被选上,主要是因为其极大的压缩比,会在硬件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影响实时广播的体验效果。
……
以下是防d部分,明天早上更新过来,直接忽略掉吧。
……
虽然《一周刊》被定位为一家八卦新闻杂志,但架不住老板舍得投钱,所以也不乏专业人士为其写稿。
这一次,《一周刊》的反对之声,是从“人~权”这个角度出来的。
做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省,有关人~权的国际公约从1946年便开始起草了,但由于联合国各成员国之间在见解上的显著差异,该成果像挤牙膏一样,分系列,一点点地挤了出来——联合国大会先是在1948年12月1o日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又在18年后的12月16日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这个公约在世界各地的落实情况差异性极大,就算万事看美国,做为世界中心的美国,到现在参议院仍然没有批准,倒是英国在其1976年生效当年便通过了,而做为殖民地的香江,自然被延伸了过来。但其内容无法全球一刀切,必须经过本土化才能适用于当地。
香江对此制定了相应的条例,于今年提交香江立法局审议。
从草案内容来看,它一旦通过,便会具有凌驾性地位——任何香江法例,如果与其抵触,那就必须修改。
所以,原本时空这个时期的香江,会不可思议地出现诸如张~子强之流,从法~庭上堂而皇之地安然脱身一幕,甚至走了还不算,港府还要给对方赔上一笔钱。
简而言之,当下,这个话题在小小的香江属于一个热点。
一直畏手畏脚的邵氏电影公司,甚至都因此动了将粤剧《审死官》改编成电影、交给红的不得了的周星驰主演、好捞上一笔的念头;而才创办没几个月的《一周刊》,同样跟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标新立异之处就在于,有点为这批被扫荡的社团分子打抱不平的意思。
好家伙,香江警务处突然抽风,一窝端了上千人,敢保证当中没有冤情么?抓捕和审讯过程里,敢保证没有损害人~权的情况么?据说在行动的时候,扶南在香江培训的警员也参与了进来,如此做合法么?
还有,香江和扶南的关系也是一个奇葩——打对方一点钱,好帮忙收留那些越来越不安分的船民也就算了,又开展什么警界交流合作,甚至达成一个异地惩戒的备忘录。香江有那么不文明,违法人员多得本地装不下,要到外地租赁空间么?
不要忘了,直到现在,扶南方面还不清不楚地收留着李福兆呢——双方的关系有那么亲密么?
要知道,在197o年代,香江警察被骂成了狗,民间素有“好男不当差”之说;到了198o年代,随着防腐建设成果显现,加上类似《新扎师兄》这样的作品帮忙宣传,风评才算好了起来;但现在仍然不足以成就不败金身,想挑刺开骂的话,依然一找一个准。而《一周刊》的似是而非言论,颇有消费市场,当期又是大卖,可谓名利双收。
不过,面对舆论压力,香江警务处处长李君夏表现得非常强硬,虽然第二天便放出了一些人,但大部分还是被装上了船,送去了扶南——既然那么关心人~权,那就去扶南吵吧。
李君夏之所以腰杆如此硬,可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唐焕的支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