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游园惊梦(五)-《一个人的甲午》
第(3/3)页
“其一便是刷新吏治,梳理财政,整顿藩库亏空。其二废除厘金,厘金无物不税无地不税卡林立复课征由地方把持,中央不得干预,实乃我大清今日最大之弊端,不废除无以求经济展布。其三振兴经济,大力推行工商实业发展,以两江的富庶为皇上新政奠定基础………然而这些事情都不是骤然间可以见到成效的,更是直接触动了两江上下各种牵扯不清的利益关系。皇上想想看,倘若微臣还未到两江,就摆出一副革新弊政的面孔,两江官场上下会如何看待微臣?又会如何提防微臣?恐怕到时候两江官场同声联气,才真把微臣当笑话看着,当神龛供着,让微臣寸步难行。微臣在两江没有根基也没有人脉,不和光同尘一番,如何才能在两江站稳脚跟展布手段?”
东暖阁内一片沉寂,似乎过了许久,才听到光绪默然一叹,“你说的这些都还有道理,对两江的谋划和朕心中的方略也大概一致。不过你还是没有把心中的话全说完,或者是你不敢说,但是朕心中明白………”
光绪走到吴绍基面前,虚抬了抬手,示意吴绍基站起来。“你不敢说的话让朕来替你说吧,你演的这出戏恐怕不止是给官场上下看的,多多少少也有着给朕看的意思在里面吧……”
见吴绍基想要解说,光绪摆了摆手,来回踱着步自顾自的说道,“你和陈卓素来交好,又都是朕的股胘之臣,你们一个掌军,一个参与政务,你心中未尝不担心着将来位高权重,朕对你们会有猜之心,这是其一。你此去两江革新弊政,说穿了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情,而且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你担心将来朝廷到地方同声反对,朕会扛不住朝野舆论的压力,毕竟从古自今的变法,从商鞅到张居正,都没有什么善终的,朕要是退缩了,说得就会用你来平息舆论,朕说的对吗?”
吴绍基心中一震,万没有料到自己心中隐藏至深的想法,居然都被皇上看得一清二楚,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看来朕是说对了,你没有说话说明你对朕还是信任的,相信朕不是是非不分之人。朕今日也对你明言,把你那套帝王权术都给朕收起来,朕用不着瞒你,驾驭这么大一个国家,朕要是没有一点心计手段,如何能够稳住危机四伏的局面?但是这些手段归根结底都只是术,不是治国的根本。朕要用这些手段,更要用王道。王道坦坦荡荡,朕要是没有宽广坦荡的心胸,仅仅靠这些手段,如何能够让你们跟随在身边………朕知道你想要什么,你的忧谗畏讥之心,朕心中很清楚,朕今日就坦然告诉你,朕给你五年的时间从容展布,五年之内,就算百官弹劾于你,朝野反对于你,就算你把天捅个娄子,朕都一概置之不理。五年的时间确实有点短,想要见成效或许是有点难,你自己斟酌着先易后难,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为两江打下一个基础。”
吴绍基心中一热,鼻端竟然有些发酸,他明白皇上给自己的是什么,他这些日子的种种,其实说穿了就是想要向皇上明心志,可此刻皇上不仅看得一清二楚,还给自己的心志上了一把锁。
“皇上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别无他言,惟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吴绍基猛地跪在地上,大声说道。
“不着急,朕的话还没有说完……”光绪不动声色的看了吴绍基一眼,转身从桌上拿过一页纸说道,“你知道你吴绍基的聪明,朕这几句话恐怕还少了些,总还是要有点实实在在的东西的,自己打开看看吧。”
吴绍基有些不知所措的接过来展开一看,顿时怔住了。
还有一更,还有一更,战战兢兢的还债中!
第(3/3)页